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家,这一高度复杂的人类组织形式,是怎样出现的?国家发生学,即国家起源的内生性问题,是社会科学界长久关注,复杂且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者从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分别提出了契约说、水利灌溉说、人口压力说、战争说、比较优势说等多种假说。从国家起源的内生与外生的经济学视角,通过对上述主要假说进行初步的分类解读,可以看出,虽然已有假说中不乏洞见,但对演化进程的解释仍有不少重要缺环,尚未形成逻辑上自洽的国家起源内生理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国家如何内生的经济学思路:即以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的冲突为基础,以部落间比较优势、部落内联合为机制,解释国家何以演化地出现。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利益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弱势群体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及时有效实现合理的利益要求,甚至出现弱势群体代际恶性循环倾向,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优化执政党利益整合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机制、规范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将是满足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全体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利益的调整 ,是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 ,这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益问题是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各阶层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过程。文章针对当前各社会阶层之间利益冲突日益凸显的现象,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从利益协调的原则和出路两方面着手,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是促进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倘若“善有善报”嬗变为“善有恶果”,这会给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现实中屡屡发生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现象却正在强化这一荒谬逻辑。这种现象主要与当前政府显性价值导向偏失、补偿立法滞后、社会保障缺位和感恩意识匮乏等因素密切相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道德问责机制,补偿道德再生产成本,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强感恩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有效地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江苏省泰兴市人口计生委围绕提高参检率、优孕率和群众满意率,强化关键措施,创新运行机制,精心组织,规范服务,扎实推进,取得初步成效。强化领导多措并举实行城乡全覆盖市人口计生委党组在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作为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龙头工程、重点工作,积极争取领导,全力以赴抓实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了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了位置。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卫生、人口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剖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侧重从量化指标对比分析切入,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构建出一个地方民众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民众科技文化素质相关指标的评分,以考察安徽民众科技文化素质上的真实情况、反映安徽科技文化普及的现状。文章认为民众科技文化素质高低与科技文化普及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针对上述评价结果提出安徽加快科技文化普及、提高民众科技文化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质上就是使全体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不断增加的过程,同时也是使各利益主体既得利益差距逐渐缩小的过程。当前,中国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针对现阶段各利益主体既得利益不平衡现象,以十六大报告为指导,从坚持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完善再分配制度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自199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使我党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第二次思想解放,深化了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第三次思想解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