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研究的知识学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人文研究的知识学转型为核心,系统论述1.人文研究向知识学转型的必要性;2.知识学考察与传统思想史研究的分野;3.知识学研究的两条道路;4.可能的选择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如何进入思维为主题,论述何为法理思维,法理思维的规范性特征,基本逻辑范架,日常性法理思维,力图为如何循法而入思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一直到今天的消费社会批判,大致可看作是一场前后相续的思想潮流。在这场横贯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名为“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的思想潮流中,最引入注目的理论现象之一是美学思想领域的扩张:它将对审美经验的一般分析(康德、席勒、黑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体关系而言,内涵是明白清晰的。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上层建筑是指竖立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两者的总体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上层建筑又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对二者如是关系的确认又依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诗学的"异质性"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西学知识对传统知识谱系的全面替换,中国传统诗学已成为一种"异质"的知识.认识中国传统诗学的这种"异质性"对于中西两种异质的诗学如何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到互补,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总体性认识,文章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诗学的谱系结构、知识质态和知识言路作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阐明了中国传统诗学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迂回"在于连的著作中有双重含义1)它指一种通过中西比较而进行思想探索的方法;2)指中国文化之示意方式的特殊性.在前者,它是一种"经由中国反思欧洲"的思想途径,在后者,它是中国文化"意义发展"的特殊方向.作为比较研究的方法,"迂回"意味着摆脱直接在同一逻辑分类背景下的表面"同/异"分析,绕行到思想之成型、显现的背后.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看作是对中西比较研究的逻辑悖谬及欧洲中心主义的一种克服和回应.  相似文献   
7.
反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已成为国内批判性理解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础,但他不是从对社会体制的合法性及其规范论证的角度去讨论消费社会,而是从符号学的经验分析和人的本真性诉求去批判消费社会。这样的思想样式注定了他对消费社会的否定是非法理性的;他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传统批判理论之审美主义批判的延续和变种。鉴于审美主义批判已在国内的思想界演变成为一种阻碍社会理性批判的文化氛围,应谨慎对待波德里亚并进而廓清他在国内思想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审美意识形态"与批判理论的学科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人文学科理论建构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早期批判理论的学科化。以“审美意识形态”论为例:它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将“意识形态”概念抽离出来,将其与“审美”嫁接为一种逻辑上的种属关系,并以之为一个学科式定义的基本命题,由此而延伸出整个“文学理论”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种学科理论的建构方式导致批判理论知识性质的改变,隐藏着一种一统化、同质化的本质主义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已有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的分析研究及对影响生产企业顾客满意度因素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生产企业顾客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提出了生产企业顾客满意度的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兴明 《江汉论坛》2006,(7):114-118
“相似的人和批评流派、观念和理论从这个人向那个人、从一个情境向另一情境、从此时向彼时旅行。文化和知识生活经常从这种观念流通中得到养分,而且往往因此得以维系……”①这是爱德华·W·赛义德那篇著名文章中开头的一段。对这段话我们是如此之熟悉,以至学过文艺学的人似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