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艳  蒋静  吴艳 《办公室业务》2020,(3):191-192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工薪资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人事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解决途径。通过对两个部门交叉业务流程整合与优化,采用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和Web-Service技术在数据交换平台上建立了"人事-财务"数据共享体系,实现了协同办公。  相似文献   
3.
4.
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与布局的重要性。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和布局研究作了归纳,并指出了其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地产的建设以及开发对城市的投资增长与经济建设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充分地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性的影响.本文深入地探究了房地产项目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希望能够对我国城市今后的建设及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是宋代伟大的诗家,其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黄庭坚将庾信作为"忧愁诗人"的典范,肯定庾信的"乡关之思",以之为"凌云健笔"文风质素,他常自比庾信,阐扬庾信"哀愁"精神;黄庭坚承传了庾信"抒写性灵"思想,在创作上主张"吟咏情性",通过书写净化苦闷心灵,释放人生怨愤,调和社会矛盾,做到"哀而不怨";黄庭坚自觉论析和实践庾信"诗法"技艺,将庾信诗赋定位为"不使句弱""不使语俗",肯定庾信诗赋"清新""气韵深稳""有趣",篇章"可为楷式",创作时不少字、语词、句式乃至意象、典实等均从庾信处继承和袭用,并在庾信诗文的基础上,通过"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方式,变化生新。  相似文献   
7.
健康有效的农村金融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基础。本文分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农村金融的相关性,以及温州城乡间资本输入出输出的不平等交换现状及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资产补偿政策的制定是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核心,而村民资产属于非自愿转换的范畴,并且各单项资产形式随着城中村变迁发生转变,资产价值随着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产生增减现象。土地资产、房屋资产、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是城中村变迁中价值变化显著的单项资产。文章依据法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了村民各单项资产的价值计量模型,并凭此定量阐明了城中村改造前后资产损失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反思近三十年来的文学批评是重建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对某一时段或某一地域作家作品研究资料的汇编与整理,则是重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汇编》为例,从"批评家的活动区域"入手,发现学者教授在文学批评中出场的总量不足,其深层原因与我们30年文学批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浮躁带来对研究材料的轻视,对研究对象不能长期"涵泳"其中是不可忽略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实现文学批评理论的创新与创造。  相似文献   
10.
“生态整体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意义表现在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批评理论思维方式这两个方面;是对这两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中心论”与“二元论”的超越!只有不预设中心,才能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学批评对象;只有将线性的、孤立的、有序的思维拓展到整体论的、复杂性的思维,文学批评才可能具有创新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