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中心是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基础搭建的学术平台,旨在依托复旦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中心面向世界各国杰出学者、每年为海外优秀的中青年中国学学者提供一定的访问研究机会,并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学术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各种形式,构建访问学者与复旦以及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一方面为海外中国学学者提供"在地的"研究环境,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复旦与国内,通过交流与合作研究,提升中华文明研究的学术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文明研究的进一步国际化筑造平台。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曾说,国家的职能之一就是“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行政区划(简称政区)就是这样的地区,它是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在地域上的体现。政区划分得当与否,不单直接影响行政管理,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政区的改革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区由国家立法所创置和变更,有其可变性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政区又有承继性这一重要特征。政区一经划定,往往能长期稳定下去,甚至旧的国家机器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首次文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的方言大体可以分成老湘语、新湘语、西南官话和赣语四个类型。为把这四个模糊集体现为地理上的分区,台湾杨时逢先生根据三十年代在湖南七十五县进行方言调查的结果,选取十二项特征作为比较的基础,制成分区图,附在1974年出版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后面,日本辻伸久先生又利用这一《报告》中的一项语言特征——古全浊声母在今湖南各地方言中的不同分化特点——进行分区。前一种方法使得分区显得支离破碎,后一种则过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4.
本本从九个方面对人口变迁和语言演化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指出:历史上的人口变迁是语言演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民引起方言的消亡、更替、融合、并用等变化。语言演化的种种不同形态,跟移民数量的多寡、迁徙过程的久暂、迁徙距离的远近,以及移民和土著的文化背景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高考录取制度是按考试分数由高到低录取,从“一本”到“二本”,从热门专业到冷门学科,大家习以为常,以为高考制度历来是这样录取的,其实不然。考试分数并不是“文革”前历届高考的录取标准,1957年以前不大清楚,尚待有人具体调查。但1958年以后,考试分数肯定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录取标准,录取到什么专业也与分数高下无关。这一点我们当事人在当时虽感觉很明显,但却没有确凿的证据。因为与今天公开公布高考成绩不同,那时是没有什么按分数来填报志愿一说的,我至今不知道我1958年高考各门的分数是多少,只记得与标准答案核对过以后,知道考得不错。  相似文献   
6.
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出土里耶秦简中的洞庭与苍梧两郡名,既不见于传世的秦代文献,也为历来考证秦郡学者所不知,动摇了已成定论的秦郡体系。本文根据出土资料与传世文献重新思考,推测原定的长沙与黔中二郡实际上并不存在,应以洞庭、苍梧两郡取代之,并适当调整郡界,维持《中国历史地图集》考定的秦郡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7.
方言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我们的祖先世代积累起来的极宝贵的财富。语言与文化可以说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语言本来是属于文化的范畴,不过在文化现象中它是比较特殊的,所以可以把它独立出来,讨论它跟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工具,同时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有了语言,人类才创造出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对文化的研究能够扩大语言学的视野;对语言的探索则能加深对文化史的研究。因此,二十世纪初期以来,西方的学术界如布亚士、克虏伯和萨丕尔等人,都把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8.
客家源流异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客家人,或者说操客家方言的人在国内外约有三千七百万人,是一支很重要的建设力量。但是客家人到底如何形成,至今尚未完全定论,这是文化史和移民史方面的一个悬案。由于源头不明,所以历来的研究是将客家的源与流合而治之,认为客家的源流由几个不同时期的移民所共同形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期移民说,这是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里首先提出,而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说法。这种说法是把自西晋永嘉丧乱以来的五次较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合而成为客家的源流。但是我以为,五期说在方法论上有较大的漏洞,无法分别客家的源和流,因此八年前,我在《中唐安史之乱与北方人民的南迁》一文的最后部分,曾以近千字的篇幅分析客家形成的源头,反对旧来的五期说。由于文章主题所限,未能深入展开。该文虽然得到一些人的赞同,但因为拙作载于《中华文史论丛》,读者面较窄,未引起广泛的注意,故亦未见有任何批评意见。从前年在梅州市召开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看来,五期说至今仍然是解释客家源流的权威说法,以是不揣冒昧,再次稍申原义,以期引起争论,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在一百年前的短命的百日维新中,维新派虽极力攻击已经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毛病,但并未提出废止科举的要求,只要求废止八投而已。这是为什么?比起其他维新措施来,废止八股似乎只是鸡毛蒜皮的事,然则西太后政变以后,就立即明令恢复八股,显然视之为大事要事。又过了七年,清廷却下谕彻底废弃整个科举制度。这个根本的转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如果要而言之,可以认为科举制度的存在不但只是官方统治的需要,而且也是官绅双方维持社会稳定和自身利益的共同要求。因此废除科举并不是朝廷一纸命令可以顺当解决的,而要经过双方的默契才能行之有效,清末的废科举与兴学堂的实现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曾国藩幕中一位重要人物张文虎赠给容闳的两首诗尤其是一首长诗。通过这两首诗 ,不但可以了解同时代人对容闳的看法 ,使我们对容闳在近代史上对国家的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 ,而且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