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电影片名翻泽中的"隐"与"显"。作者认为,电影片名的艺术表现方式有"隐"有"显",或隐显兼而有之;不同的表现方式对表现剧情,提炼主题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译者只有充分关注原片名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使所译片名与原片名具有等同的艺术效应。  相似文献   
2.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模糊亦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活读者的审美想象,使其在解读与鉴赏中完成对原作的接受。元散曲中蕴含各类文学模糊,要让译文读者同原文读者一样鉴赏和接受原作之模糊美,译者就应力争在其译作中再现原作的模糊。  相似文献   
3.
社交指示系交际双方传递信息时使用的指示语。这类指示语通常蕴含着一种权势内涵,并由此体现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修养、情感及相互关系。社交指示语的权势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遵循不同的规约性原则。由于源语和译语在社交指示方面的差异,权势与规约性在交际中也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作者认为,这一点应是社交指示翻译中的焦点。本文探讨了中英跨文化交际中权势与规约性的异同,以及翻译中体现其异同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解不开的俄狄浦斯情结──母亲与劳伦斯及其作品周方珠关键词:劳伦斯,俄狄浦斯情结,母亲一生颠沛流离,充满波折的D.H.劳伦斯命途多舛、英年早逝,四十五岁时生命便划上了句号。然而,这位多才多艺的英伦才子却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英国文学的史册里,世界文学...  相似文献   
5.
性是人的一种最自然的生命本源。笔者以为,《查大莱夫人的情人》中大量的性描写只是一种表象,一种手段,并非实质,更非目的。实质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本文认为,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是劳伦斯为恢复男女生命本源自然性而开出的“灵丹妙药”,是他为拯救病入膏盲的英国而炮制的“救世良方”,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包括劳氏其他作品的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6.
论翻译与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讨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分析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者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归属一种文化系统,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操作的虽然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但实际涉及的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传递是翻译的关键,应当成为译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以归结主义方法论为基础,从翻译本体论的视角,尝试以层次分析法对翻译质量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质量评估。首先设定评估译文质量的指标因素,在具体到本文的案例古诗《螽斯》时,指标因素又细化为一系列小指标,逐一对译文的这些指标进行印象比较分析,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对四个译本进行定量分析,在验证上文印象比较的客观度的基础上综合算出译文的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8.
厚翻译述评     
分析了厚翻译的成因,作者认为:语言文化差异、文化取向不同和译者主体性有别是导致厚翻译的主要因素。翻译实践中的厚翻译现象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译文的信息量不应大于原文的信息量;过度过滤源语文化的异质成分是译者主体性的过度表现,是一种文化自恋倾向,往往会导致厚翻译的信息量超额,从而使译文的关联度大于原文的关联度,降低译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试析劳伦斯的乌托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劳伦斯的乌托邦思想周方珠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莫尔的名著《乌托邦》问世。该书愤怒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描绘了一幅空想共产主义蓝图,在当时英法等国乃至后来的整个欧洲大陆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从17世纪到19世纪,数百种有关乌托邦的著作相继出版,不...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多才多艺;性格复杂,著述丰硕,颇具魅力。有人曾将其作品与印象派联系,也有人将其与野兽派、立体主义和未来派相提并论。可是很少有人将其作品与表现主义相比较。这当然有其原因:劳伦斯在其作品中从未提及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任何代表人物或代表作,显然劳伦斯对表现主义的始末不甚了解。事实也正如布里翁·米切尔所指出的那样:“表现主义对英国戏剧、散文及小说的影响几乎等于零,表现主义在文学中甚至还未获得英国评论家的承认,更谈不上让英国小说家去仿效了……英国评论家于1924年前后开始讨论表现主义,而这时表现主义在德国已日渐消逝,因此可以推断表现主义对英国作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