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SFI-ASM模型的基础上,按照学习速度和风险偏好程度构建了异质agent股票市场模型,引入了随机交易者以及随机交易者信心变量等.交易者的异质化使得股票市场脱离了原先的预期均衡市场的理性状态,市场的波动性变大,收益率的分布也更趋向现实市场.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期权交易市场,试验结果表明,期权交易会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大的波动,不同的期权交易策略和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有“横槊赋诗”说;配合《求贤令》而作说;宾主酬唱说等,可谓众说纷纭,持论不一,应予辨析。《短歌行》章句解释可以更细致一些,以显原委。  相似文献   
3.
《关雎》诗解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礼乐制度及相关文献材料,<关雎>当作于周召分陕而治时期.<关雎>本义应从主题义与主旨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关雎>蕴涵着对殷周交替时期的淫乱风气与抢婚习俗的批判并确立了妇德观.<关雎>诗用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毛诗大序>释义准确而后来诸说多有误解.  相似文献   
4.
孔子首先是一个好学者,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而后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孔子的学习思想可以用“好学”来概括。孔子“好学”的精义在“求道”。孔子是渊博的学者、仁爱的教者和真诚的长者,是伟大的老师,善于将知识转化为魅力,善于引导人通过学习知识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弱化与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了国家主权的弱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国家机构在某些领域的作用强化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强调主权意识,既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又要有效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计算金融的方法构造了引入期权交易的人工股票市场模型,构建了包含衍生品交易的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 模型在期权交易模块中引入了不同类型的期权交易者,使用基于多主体的撮合交易机制来完成期权定价,并基于信息传导建立股票市场和期权市场之间的双向联系. 实验结果表明期权的引入导致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增强,股票收益率尖峰厚尾现象有所降低,但波动性聚集增强. 此外期权市场的信息量和期权交易者类型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显著 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择《松陵集》中的典型诗作 (包括诗序 )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指出《松陵集》所蕴含的生活理想是闲、隐、雅三位一体 ,而这种生活理想恰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心理更趋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中欧经贸合作中的现实问题及应对举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同欧盟建交30年来,双方业已建立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但是,中欧经贸合作也存在不和谐音符,贸易摩擦时时出现。本文深入分析了中欧经贸合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多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欧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知行辨证发展关系观照近代史历程是一个恰当的角度。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目标是中国近代史上关于民族前途命运的第一个真知识。以劳工阶级为依靠进行反帝反封建是中华民族获得的关于近代史的第二个真知识。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史两大真知识的坚持者,因而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意义主要在于对近代史革命经验作了总结,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当代史的意义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现当代史的任务应是发展与增强“民族、民权、民生”。  相似文献   
10.
在《松陵集》中 ,皮陆对儒、释、道三家没有什么偏激的态度 ,既不勉力持守 ,也不故意拒斥 ,是非常不经意的包容。皮陆未能浑融地化用儒、释、道思想 ,使诗作缺失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广阔的人文情怀。《松陵集》中诗人主体意识淡薄 ,未能铸就完整的诗歌意象 ,与《皮子文薮》及《笠泽丛书》大相径庭。《松陵集》述及生活趣味、友朋交情 ,多有温婉动人处 ,在唐诗中自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