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主要涉及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历来为文学界所重视,并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在民间佛教这一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古小说钩沉》为两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古小说钩沉》的民间佛教突出灵验特色,在信仰、仪式、象征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国民间佛教的定型主要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民间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特殊表现形态,展现了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正统文化和异端文化交往和对话的不同特征,为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曹洞宗创立阶段,其思维方式不断变化和丰富.具体而言,由菩提直观的反省到二分法的发扬,最后达到超逻辑的真如境界.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与其社会指向紧密有关.特别是在受到儒、道影响的情形下,其入世倾向更加明显.而这正影响到弘法方式的创新和宗派理念的变革上.曹洞宗思维方式的转换,只是三教合流之缩影.他从一个层面展现了宗教社会取向的不断变化,也为佛教开拓了新的视野,而其自身特质则主要落实到了个人修行之中.  相似文献   
4.
佛教历史观不是佛教基于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形成的观念,而是说佛教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有规律的历史演化轨迹,这些轨迹根植于历史的创造者,由此体现出佛教历史观具有某些特点。精英佛教历史观具有精英化、理论化、系统化等诸多特点,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了学术主流。作为一个个案,《易筋经义》从侧面展现出明末以来佛教历史观的转变,其作者、内容、表达方式、情节、地位等无一不附有“小传统”的痕迹。佛教历史观中的“小传统”之塑造不仅源于作者的视野,而且在很大程度展现出作者哲学观念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5.
民间佛教与僧侣佛教、居士佛教构成了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视角,探析民间佛教的含义、类型、表现和理论基础,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世俗化指宗教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分析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现实效应,以复杂性科学系统论为视野,通过分析此类佛教问题在模型上的展现等问题,可得出以下结论:太虚大师倡导的人生佛教符合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特征;其系统的展开展现出较为杂糅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生佛教不可能实现;如何成功弘扬佛教的基本精神,有赖于对个体信仰的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禅在西方获得广泛的关注,其中西方心理学家特别注重从心理测量方面关注禅,而有些学者则力图用"比拟"方式进行对比阐释东西文化。针对禅宗四祖道信"念佛"法门,结合西方心理学的"自我"概念,从中窥视两种思维和表现形态的些许差别,以从个案层面丰富东西文化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净慧法师倡导的"生活禅",秉承原始佛教的基本精神,与"人间佛教"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在理念和修行上,"生活禅"上都折射出自初创以来佛教面临的些许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神圣抑或世俗?苦行抑或中道?生活化抑或不二法门?言不达意抑或得鱼忘筌?这些问题贯穿于佛教发展的始终,同时也是佛教社会学的重要话题。对于这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不同回答,展现出不同宗教在含义、性质等侧重点上的差别,及其面向社会特别是政教关系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人间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化指宗教在面临外部环境冲击的情形下,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