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个人品牌营销的媒体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发布的有关个人品牌的信息,表达了大众传媒与个人品牌营销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工具理性,但在双方的互动中也存在着话语权的隐性之争,个人或者公关组织试图通过自己握有的市场权力操纵传媒,掌控“新闻营销”活动。大众传媒首先要进行自我的博弈,自我的博弈结果决定着与个人品牌营销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2.
虽然女作家们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并不刻意彰显“女性写作”的色彩,但她们的作品还是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女性写作的特色。以第一人称叙事、散文化的倾向和非叙事话语的适度言说等,构成了新时期女作家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广告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传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广告的传播特性和社会影响力使之在文化传播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因素决定了广告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传播意义。广告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世界中以独特的现象与意义出现,与其他文化形态同构社会文化的大系统,形成一个焕发着勃勃生气的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而无论哪种广告都应该传播先进、健康的文化,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4.
商业宣传不仅传递商品信息 ,而且传递文化信息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我国的一些商业宣传利用西方民俗文化来引导社会消费 ,客观上对西风东渐起到了助推作用。我们应当认识商业宣传与文化变迁的关系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 ,在宣传战中兼顾社会、经济两方面效益 ,以保证民族文化身份的独立和完整  相似文献   
5.
抒情文学与视听媒介的资源整合赋予抒情文学新的审美特质,既使抒情文学在多媒体传播效应中实现审美价值的增值,又有助于涵养媒体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气质.但其小众收视状态难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国家和媒体应以必要的政策鼓励和实际支持,使这支清雅的艺术之花能够持续在视听媒介空间美丽地绽放.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社会的中国广告文化既透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又流溢着现代性的光彩,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质.广告中的现代消费文化观念和女性文化意识,反映了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嬗变及其对广告的影响;广告中反对侵略、抵制日货的诉求,反映了广告文化对社会主潮、公共话语的迎合与呼应;而广告所绘制的历史故事、文化故事、民间传说等,使商业广告成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广告文化的演变说明了广告文化具有与社会文化同律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商业与政治之间没有隔离带,商业广告活动并非不问政治,无关政治。商业广告不仅表达政治诉求,引发政治风波,也将政治作为创意资源,借以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市场地位。而国际广告传播不仅反映了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与竞争,也隐含着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是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建构过程中谋求地位、施展影响的一种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南北宋交替时期的女词人,作词成就颇高,负有盛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被推为两宋词坛上的婉约大家,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出于宋时。稍晚于李清照的词人侯寘有“效易安体”词《眼儿媚》,辛弃疾有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词《丑奴儿近》。像辛弃疾这样的大词人、豪放派代表都肯俯首仿效一位女子,并特意在词首标明“效易安体”,可见“易安体”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一出现就得到时人的赞赏和词坛的充分肯定,而且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易安体”之“体”究竟指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文化权力格局的改变以及影视改编带来的传播效应和经济效应,使印制出版与改编"触电"同时成为文学写作设定的目标。"触电"的追求将文学审美引向影视化、市场化,消解了文学创作的单纯和自律,改变了文学艺术的个性气质和文体特征,涣散了文学形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以日常生活叙事、"接地气"的人物和触及心灵的幸福诉求,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它的幸福言说在观众和媒体的热烈回应中进入了日常意识形态,幸福售卖也获利颇丰,在费斯克所说的两种经济中的流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其大众文化的"浅白"之症难以遮蔽,主题开掘并未达到反映现实生活的应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