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1.
翻译的语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语篇观指建立在语篇分析基础上的有关翻译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实现原文语篇与译文语篇之间的整体语义对等离不开译者在原文接受过程和译文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语篇分析.翻译的语篇观主要表现为整体观、语境观以及对比观.整体观强调语篇自身的有机统一,语境观重在语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比观表现为对译文与原文语篇篇内及篇外因素的异同的认识,这三者贯穿于翻译交际的整个过程,共同制约着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已经向伦理问题回归。然而,目前研究中心主要在翻译与规范、翻译的伦理原则等问题。翻译行为本身的道德内涵和意义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译者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终极存在和终极意义的探索等。这些方面不仅体现在译者的主体品格和译者、作者、读者的对话中,也体现在译者选择和制定翻译策略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以翻译基本观念的演变为线索,简要梳理了西方译论的历史进程。西方译论从以原语为中心把翻译看作“说”,到以译语为中心把翻译看作“做”,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翻译价值的重估,也意味着研究模式从“翻译是什么”转向“翻译为什么”。然而,目前的模式还不足以全面揭示翻译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层内涵和意义。为此,翻译研究应该坚持翻译的实践本质,把翻译看作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考察翻译与人类存在的多维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语言学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概念对传统的翻译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翻译被认为是一种互文活动,译文与原文的关系因而是一种互文关系。然而,由于对互文性的理解不同,应用互文性探讨翻译出现了两种倾向。在分析这两种倾向的基础上探讨翻译和创作的互动关系,并指出互文性视角能够改变人们对翻译和译者地位的认识,有利于翻译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教授了英语构词法理论以后,听很多学生讲,词缀和词根的划分,除了有助于记忆单词以外,似乎没有其它实际的用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笔者在阅读翻译文章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根据词根词缀理论来翻译的句子。在此,谨以在阅读中见到的几个例子,谈谈词缀在翻译中的处理。一、词缀具有意义语言学家认为英语单词有一定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构成词的要素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构成词的基本单位是词素(morpheme),词素可以分为词根(root)和词缀(affix),词根加词缀,是英语语言构词的基本手段。例如,un…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翻译教学改革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教学改革成为现实的问题。这轮改革在翻译教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手段及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这些新思路将会促进我国翻译教学的繁荣,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翻译基本观念的演变为线索,简要梳理了西方译论的历史进程。西方译论从以原语为中心把翻译看作“说”,到以译语为中心把翻译看作“做”,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翻译价值的重估,也意味着研究模式从“翻译是什么”转向“翻译为什么”。然而,目前的模式还不足以全面揭示翻译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层内涵和意义。为此,翻译研究应该坚持翻译的实践本质,把翻译看作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考察翻译与人类存在的多维关系。  相似文献   
9.
汉语叠词的使用能产生音乐美、形象美、表情真等艺术效果。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 ,在英译过程中必须舍弃叠词形式 ,挖掘英语语言具有相同或近似效果的艺术手段。有鉴于此 ,本文探讨了汉语叠词英译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赛义德的旅行理论为依据,考察归化和异化在中国的旅程颇具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的归化和异化理论进入中国以来,遭到的抵制极少,几乎被全盘接受,加入并推进了国内的直译和意译之争,但是也遭到了极大的改造,被简化为技术转换和具体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翻译,原本提倡异化的唯一选择变成了辩证调和的选择,原本因与伦理和政治等关联而体现出的叛逆色彩消失殆尽。改造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固有的思维惯性和定势,包括整体性模糊直觉思维、二元对立与中和思维、去语境化思维等。同时体现了它们在新的接纳条件下不得不被同化、被驯化的情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