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产品责任中的疏忽责任产生的客观基础及过程 ,探讨了疏忽责任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司法实践中的对策 ,尤其分析了疏忽责任适用中过错的认定标准和事实自证原则 ,阐明了疏忽责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现有的产品责任制度来看 ,严格责任已经是对受害人最为有利的责任制度。严格责任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 ,一是对严格责任作必要与合理的限制 ,二是在现有理论之上提出新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优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形式理性优先在经济法语境中的要求表现为规则和程序优先。经济法形式理性的正当性来自于经济法事实与目标的不可预测性、实质理性目标的可证伪性、实质理性的不可操作性三个方面。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是关于经济法适用的一般性原则 ,是法治理念与原则的具体化 ,是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要求 ,但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方法与论证:经济法学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和论证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重要因素。经济法学研究和批判中存在的诸如过于任意和主观等许多问题大都与研究方法和论证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围绕方法和论证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及功能,在阐述了方法和论证对经济法学研究和批判正当性的影响、归纳了经济法学研究和批判缺乏方法和论证的基本表现、分析了经济法学研究和批判缺乏方法和论证对其学术品格的影响、探讨了经济法学研究和批判缺乏方法和论证的原因等基础上,经济法学要具备真正的学术品格,必须重视并遵守方法和论证的约束,并提出了经济法学研究和批判回归科学方法和论证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利益分配功能之解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法利益分配的核心在于对集团利益的分配 ,利益分配的对象是集团利益 ,而不是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如果说经济法利益分配的目标是公平与效率的话 ,那么平衡正是经济利益分配的新价值目标。在一些情况下 ,经济法利益分配的目标既不是公平也不是效率 ,而是利益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点,评价了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功能与局限,并对中国即将加入WTO后的税收优惠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认为中国应当适当集中税收优惠的立法权,进行税收优惠法规的整理,突出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功能,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超国民待遇,实现内外资税收的无差别待遇.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不仅涉及一系列社会矛盾的化解,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党和国家决策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在以人为本的框架内,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主体必然是所有社会成员;在认识改革发展成果分享问题时,应当坚持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的认识论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解决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时,应当以关注并改善民生状况作为基本方向,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福利国家;在实践意义上,以宪法为基础的制度化是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合理分享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发展,提出了2009年GDP增长8%的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以扩大公共投资和拉动消费为核心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对于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存在不同的看法。以法律制度分析为框架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8%增长目标有合法性基础、有法律机制和民主机制的保障,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从经济民主和法治的角度提出政府为保持经济增长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法实施制度不完善是制约自治法实效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设立违法制裁制度;设立争议审查裁决制度;适当增加程序性规定,尤应增加自治法实施的程序性规定。  相似文献   
10.
证券化视角的地票交易制度创新及立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票交易制度的价值在于通过证券化形式创新土地交易的方式,发挥了其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资源的作用,创造性地运用了证券化的融资功能、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财富收入分配功能以及公共政策促进功能,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以及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探索了新途径。应当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按照证券化的基本思路,探索提升地票交易的法制化、市场化、权利化的途径,科学界定政府在地票交易中的角色,有效保障土地权利人在地票交易中的主体地位,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