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简《老子》“銛袭为上”考@廖名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84~~  相似文献   
2.
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名春 《北方论丛》2001,(1):119-123
从宋以来就有学考定今传《古尚书》25篇“晚书”乃后人所编造,近年出土的简帛佚籍马王堆帛书与郭店楚简中相关篇章的内容,恰可证实此说。  相似文献   
3.
荀子人性论的再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的人性论以性恶最为著名,但性恶并非荀子所谓人性的全部内涵。荀子认为人性中还有非恶而又非善的一面存在。荀子的人性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意义结构,它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人生而就具有的本能;它的第二层意义是二元的,由恶的情欲之性和无所谓善恶的知能之性构成。认识荀子的人性论,必须把握其性概念的这一意义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慎独”本义新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慎独”说在儒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但从郑玄、孔颖达、朱熹以至王栋、郝懿行、王念孙,其解释莫衷一是,近年来由于出土资料的发现更引发了新的争议。本文在王栋、刘宗周、王念孙、凌廷堪、梁涛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郑玄以来解“慎独”为“谨慎独处”是错误的,而王念孙以及令人据筒帛《五行》篇解“慎独”之“慎”为“诚”亦不可信。传世文献与出土筒帛中的“慎独”,其“慎”宇只能以本义“珍重”为解。  相似文献   
5.
廖名春 《国学学刊》2021,(1):5-12,141
《荀子·儒效篇》等引诗"无思不服"当读作"无使不服",意为没有命令不服从;"视人罔极"当读作"视人罔恒",意为看起来变化无常;"作此好歌"当读作"作此小歌","小歌"即《赋篇》"其小歌曰"之"小歌";"民之贪乱"当读作"民之念乱",与《小雅·沔水》"莫肯念乱"同,意为民心思乱。《臣道篇》引诗"莫知其他",当读作"莫折其他",意为不会有别的折败、损失;"妨其躬身",当读作"妨其穷身",意为危害终身。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最早提出<儒藏>编纂构想的,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所长舒大刚教授.在现今已有的种种<儒藏>的编纂体例中,最早成型、最为系统、最成熟而且也最为切实可行的,也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方案.作为一部前无古人的中国儒学文献丛书的编纂,"发凡起例"至关重要.舒大刚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三藏二十四目"的著录体系,这是<儒藏>编纂最为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7.
从"五至"说的比较来看,<孔子家语·论礼>篇"子夏侍坐于孔子"章与<礼记·孔子闲居>篇及楚简<民之父母>篇所据祖本不同,<家语·论礼>篇所记更真实,更符合原意,并非抄袭<礼记>而来.  相似文献   
8.
由《荀子》书“案(安、按)”的虚词用法看,《非十二子》篇论子思、孟轲一段为先秦文法无疑,属于荀子特有的语言风格;从《荀子·非十二子》篇与《韩诗外传》相应段落文义内容的比较来看,《荀子·非十二子》篇是原创,而《韩诗外传》则是杂凑抄录。将《荀子·非十二子》篇对子思、孟轲的批评说成是荀子后学所为,否定其为荀子之作,经不起先秦...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已由上海中西书局于2011年12月出版,这是先秦史研究和简帛研究界的一大盛事.此书整理工作严谨认真,图版精美,释文准确,注释要而不繁,堪称典范.但百密难免一疏,有一些地方也还值得讨论.现略陈一二,请大家批评.  相似文献   
10.
《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传统解读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知道"说,还是"有道"说、"道行"说,错就错在对"闻"的理解上。这里的"闻",既非听闻,也非悟知,而当训为"达",引申之,即实现。所谓"闻道",即达道,实现道。因此,"朝闻道,夕死可矣"当译为"早晨实现了我的理想,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这里表现出来的,不是孔子对"知"的追求,而是孔子对"行"、对修己成仁以及实现王道政治理想的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