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在福建省某高校选取704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生活节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自我控制与生活节奏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1);生活节奏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09,P<0.01)。自我控制水平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41, P<0.01),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正向预测生活节奏(β=0.49,P<0.01)。生活节奏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22,P<0.01)。生活节奏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059,占总效应的20.7%。兴趣爱好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到调节作用(β=0.084, t=2.73,P<0.01)。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学校社区感的内涵及培养意义,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学校社区感建立的年级因素、社会支持、社区参与、学校社区满意度及环境因素等;建议通过组织校园活动,关注社区感的弱势群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学校社区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我妨碍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测查医学生的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自我妨碍倾向低于本科生,城市医学生自我妨碍倾向明显高于农村和城镇医学生;医学生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均存在显著相关;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的自我妨碍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对医学生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自我妨碍呈负向预测作用。结合研究结果,相应地提出了在教育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三届毕业生就业心态进行调查,发现毕业生对专业满意度偏低、就业信心不足和多元化就业意识薄弱,提出推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构建全程化系统化就业指导体系以及加强多元化就业意识教育等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护理院校做好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职业成熟度的因素之一,是了解职业行为重要指标。研究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有助于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帮助。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不高;受专业、家庭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期望、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兼职工作是否与专业有关等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部分维度上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26名有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医生深入访谈发现,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疗方面的主要职业心理素质为专业知识与技能、严谨、关心病人、情绪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主要职业心理素质为严谨、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医生的观点对于医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0名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2)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3)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