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关注存在(Sein)问题,从其前期的作品《存在与时间》到后期的《林中路》。一般认为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转向",即从前期的此在为中心的基本本体论到后期的从存在出发来理解存在本身。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对存在(Sein)一词进行了词源学分析,对正确理解海德格尔的"转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赫施的诠释学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施在其作品《validity inInterpretation》中认为诠释要回到作者原意,这才是文本的含义①,并且这种含义是可以得到确定的。因而诠释就是要拯救作者,拯救作者原意的中心地位。于是赫施在文中表述了对三种意见的反对,由此可以理解赫施的基本意图、作者的真实意图,也为正确理解文本含义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俗性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文章从电视文化的特征、电视传媒的特点和目标群体的特殊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选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