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救助权利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它具有社会保障权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对公民社会救助权利的保障在社会保障权利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在我国制定和完善社会救助法条文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先进的社会救助理念,明确政府的责任,规范社会救助的模式、程序和标准等,这是我国公民社会救助权利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之魂在德.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道德教育和建设可以使人性得到升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将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以德治国"的内涵.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表率.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民意识,是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公民意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培育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公民意识的产生和普及,需要一个宪法精神与法律思想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既教育统治者为政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为政者的一种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落脚点是“归仁”,是孔子政治观的实现方式。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张民省 《领导科学》2003,(23):46-47
大凡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行使得好能造福一方,否则就可能祸国殃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总把“为政以德”视为做官者的最高境界。这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是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在大力提倡政治文明的今天,就需要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笔者以为,“以德治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要靠领导干部以高尚的权力道德来实现。所谓权力道德,是支配权力运作和行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  相似文献   
6.
国之魂在德.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道德教育和建设可以使人性得到升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将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以德治国"的内涵.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论孔子“直”性思想的法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报怨"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不受礼法约束的"直性"方式;"直在其中"中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发乎内心率直的孝亲之理.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反对"以德报怨",同意"父子相隐.直在其中",说明孔子的"直"论所标举的内涵,包含着他探寻社会治理良策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是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但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文化氛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有没有和谐的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用和谐文化观念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文化思维和文化环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保证和文化支持,培育全社会和谐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以直报怨"、"直在其中"的"直",留给了人们千年不休的争论。"以直报怨"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不受礼法约束的"直性"的方式;"直在其中"中的"直",既不是"正直",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发乎内心率直的孝亲之理。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反对"以德报怨",同意"父子相隐,直在其中",说明孔子的"直"论所标举的内涵,包含着他探寻社会治理良策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古察今、启迪未来.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精华的浓缩,是学校对师生进行知校、爱校教育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2012年1月,我校一百多位离退休教职工胸怀一颗赤诚之心,共同编写自己永留心问的记忆,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情怀——山西大学建设与发展亲历记》(以下简称《情怀》)一书,是向山西大学110周年校庆的献礼之作.它承载着老同志们爱校的深情,浸润着他们兴校的汗水,寄托着他们强校的梦想,融资料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给我们以感动、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