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政治一体化的20世纪50-70年代,认识论诗学占据了当代文论的核心.这一理论范式在外部受到政治工具论的文学观念的强大压力,在内部强调绝对理性对感性情感的主宰,结果严重忽视了文学的审美特性.80年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当代文论的审美自觉,情感本质主义和形式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相对而言,前者更注重人的感性解放,后者更强调文本的独立自主.90年代之后,市场化进程导致了传统政治意识的淡化、启蒙思想阵营的分裂以及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的兴起,"纯文学"开始面临生存的危机,于是作为超级学科的"文化研究"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新世纪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历史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浪漫主义是发生在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思潮,它建立在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审美理想由和谐向崇高的历史转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文学思潮的浪漫主义有着多种表现形态,其复杂变异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现代性历史进程的特殊面貌.  相似文献   
3.
古典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主义是一种反映和谐审美理想的文学思潮。根据对启蒙现代性的态度,20世纪中国古典主义文学可分为国粹式、政治化和消费性三种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形态的古典主义文学的消长起伏,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重要景观。  相似文献   
4.
徐向昱 《学术交流》2012,(2):142-145
在西方,经典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对于启蒙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深刻反映,其中所弥漫的悲观、虚无、疯狂、绝望甚至死亡气息,表明以人道主义、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思想已发生了根本动摇。然而在中国,标志着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五四新文学,其思想基础却正是当时西方已日趋衰落的启蒙现代性。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中西现代社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是深受现代性片面性发展之害,中国则是饱尝现代性发展不充分之苦。因而,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从一开始就被历史之手赋予了启蒙主义特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较之西方经典的现代主义可能显得不够纯粹、正宗和典型,但如果我们不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或采用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一问题,那么,它的这一中国特色或许正是其价值、意义和魅力所在,可以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性的创生及其曲折历程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职教育在新形式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种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五四”之后,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在面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社会、美学与政治等复杂的矛盾关系时,创造出了不同于西方经典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国特色,这一中国特色实际上是现代中国时代精神和人生体验的结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