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唔曾”是茶陵话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否定词。其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否定中含有肯定,即在表示否定的同时包含肯定;另一个是否定过程中的有限结构,从其否定的谓词性成分的内在时间性方面来看,“嗯曾”否定的只能是有限结构,从其否定的外在时间性方面看,其否定的为时间流逝过程中的活动,否定的时间范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1。“嗯曾”的这两个特点联系密切,否定有限结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1的时间范围内发生,肯定其在将来2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表现为“创新优势”,而创新优势的大小又取决于其组织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在分析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尝试应用网络理论构建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一般耦合模型,并剖析卫星式、轴辐式和多中心三种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核心网络特征、耦合条件及所适用产业的特征,可以为培育创新型集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首先基于2000-2011年的25个工业产业的数据,利用产业梯度系数法测算我国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应重点承接的产业,并采用产业比重法测算我国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实际转入的产业。通过比较,发现我国产业转移存在较大空间失配。然后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解释了为什么我国产业转移会存在较大空间失配,认为GDP竞争下的四种行为会带来产业转移的空间错位。最后,提出了产业转移空间失配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重组本质上就是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来调整人类的活动,这无疑影响着为21世纪设计的思路和工程内容。技术创新群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即“营养结构”和“形态结构”进行生态重组,并构建一个理想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式,以实现整个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物料流动的封闭循环,从而变技术创新种群间的有害关系为有利关系,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表现为“创新优势”,而创新优势的大小又取决于其组织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在分析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尝试应用网络理论构建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一般耦合模型,并剖析卫星式、轴辐式和多中心三种创新型集群组织结构的核心网络特征、耦合条件及所适用产业的特征,可以为培育创新型集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家族企业都是最普遍的最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而清晰、科学的股权结构是每个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国内许多家族企业都存在三个层次的矛盾股权过分集中、股权资源结构单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如从"人"这个角度出发分析这些矛盾,可以发现以下一些个人"偏好"差异给家族企业现有的股权结构埋下深刻的隐患股东偏好差异、"权力本位主义"偏好、职员需要偏好的差异.因此,可以从思想和运作两个层面偏好来整合完善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使其达到"人"与"物"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生态重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重组本质上就是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来调整人类的活动,这无疑影响着为21世纪设计的思路和工程内容。技术创新群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即“营养结构”和“形态结构”进行生态重组,并构建一个理想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式,以实现整个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物料流动的封闭循环,从而变技术创新种群间的有害关系为有利关系,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模块化集群是一个交易效率提高、学习费用降低和劳动分工深化的平衡过程,其实质就是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相互平衡过程。分工有利于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技术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模块化技术及产品模块化及其集群的发展,而产品的模块化及其集群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进而促进分工的演进,因此,模块化集群就是伴随着分工的演进、技术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效率的提升而不断演进的,其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价值链重构是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首要任务,而价值链重构是基于价值重构的。为此,可以通过价值逻辑共生化、价值标准个性化、价值主体多元化、价值组织平台化、价值流向逆向化和价值核心创新化来实现价值系统的重构,从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基本还处于单项覆盖阶段,两化融合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水平不高,制造业新模式与新业态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原材料、装备和消费品制造业基本还没有启动。未来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中应该注重转变价值创造逻辑、创新顾客价值标准、协同价值创造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