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顺应信贷业务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保证合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广泛应用。但是近年来,有关保证的诉讼之多说明保证在各个方面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债权人对保证人的审查义务的缺失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担保法》应以新的《公司法》崭新法律视觉出现为契机,借鉴国外保证制度中的先进司法判例经验,规定债权人应当履行的审查义务及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公平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切实保障金融机构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种基本策略,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本文拟从林译《浮生六记》看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其中的运用,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林译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政府、企业和银行的难题,近年来虽然倍受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关注,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且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 一、融资难的成因 (一)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动力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是各种  相似文献   
4.
三次产业的灰关联矩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勇  曹丽莉 《管理科学》2005,18(6):82-87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部分信息己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理论方法.利用灰关联理论中的灰关联矩阵方法对三次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次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沿着二三产业→一三产业→一二产业的轨迹依次递减,第三产业表现出枢纽地位,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构成影响第二产业发展的最强因子,邮电通信业形成影响第一产业发展的最弱因子;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依赖性更为普遍也更显著,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所代表的商贸流通业在三次产业中有着影响全局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晚清山西高平知县韩仲荆的日记中有大量关于他和家人日常生活中疾病与医疗活动的记录。面对疾病,韩仲荆及其家人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应对,既有传统医药疗法,又有道医仙术之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韩仲荆及家人的医病认知来看,他们既希冀医药奏效,又笃信天命之说,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在韩仲荆家庭的医病活动中,权力关系的不平衡是其显著特点,病家掌握着医病关系中的主导权,而男性权力在家庭医病活动中亦有绝对的彰显。考察韩仲荆家庭的医病活动对深窥晚清下层官员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由于社会文化的不断变革和国民思想的逐渐解放,女性开始较多地加入医疗行业,从事医疗工作.彼时社会舆论对女性从医的评说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从医的实践.这些纷繁的舆论评说建构出了女性从医者的独特形象,也体现出这一时期保守与开放两种思想观念并存的社会舆论状态,即倡导思想解放和固守传统礼教的舆论评说同时存在.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悖的舆论言说在当时却共同起着促进女性从医的作用,而社会对于女性从医的认同,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优化是集群升级的前提,集群内企业间的"供给—需求"上下游联系是运用供应链进行优化的基础。通过供应链模式对集群内网络结构进行改造,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进行战略合作构成一条供应链,与其他直接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构建的供应链展开有效竞争,企业间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依据核心企业不同实力集群内构建出多梯队的供应链,竞争水平和层次将获得提升,在不同的运作战略、模式和供应链管理下,集群网络结构得到优化,并进而带来集群产业组织的优化,最终实现市场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伦理思想古已有之,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生活,其在文学活动上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其对唐朝作家沈复自传体笔记《浮生六记》的翻译可谓其最高水平的体现。本文将从伦理视角对林语堂的翻译活动进行探究,并且以《浮生六记》作为研究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已经可以从工作情境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提供丰富的反馈意见。本研究力图通过调查天津师范大学社工专业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反馈情况,了解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