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家族西兰卡普的源流、特点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兰卡普,汉语译为“土花铺盖”,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它是在木制斜腰机式织机上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具有包彩艳丽、图案清晰、质地坚韧、经久耐用等特点,被誉为土家族民间工艺奇葩,本文拟就其源流、特点及功能作一粗略探讨。 一、西兰卡普之源流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古代巴人时期,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皆纳贡之。”可见,  相似文献   
2.
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现存有大量的各类文物古建筑遗迹,其保存现状十分堪忧,当地政府与文物部门在保护过程中面11盎着巨大压力,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
战国到两汉时期,巴族地区窖藏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编钟,其中成组出土的编钟与楚式编钟形制相似,并具有一定的乐器演奏功能;单件出土的编钟则均为形体很扁的甬钟,其音乐功能相对较差,主要用于祭祀。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吊脚楼的源流、构造及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吊脚楼是鄂、湘、川、黔毗邻地区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人们在大自然的家园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建造的生活空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从自然走向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的。俄国文豪果戈里把建筑称为“世界的年鉴”,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呢!”土家族吊脚楼民居建筑,犹  相似文献   
5.
釜的历史与发展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地区及清江流域使用釜的历史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在夏、商、周时期的早期巴人遗存中则大量出现,战国到两汉以后出土的铜釜和铁釜则是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釜是早期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对后世的土家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司时期土家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探微朱世学土司统治时期,湘鄂川黔毗邻的土家族,虽较早地受汉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因“重峒重岭”、“地僻山深”,加之“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生产力发展依然十分缓慢,刀耕火种是当时赖以生存的主要耕作方式,“临渊捕...  相似文献   
7.
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盐资源,成为早期人类诞生以及巴文化孕育发展的源泉,巴人因盐而兴,以盐立国,巴文化与三峡盐业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8.
"二次葬"是土家族地区延续久远、分布较为普遍的丧葬习俗,是土家族祖先崇拜观念、渔猎经济形态、穴居生活方式以及土家族历史上"忌首"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居住环境、村落布局以及房屋建筑形式等方面,阐明了土家族古镇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巴蔓子作为巴族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是巴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代代相传的英雄崇拜意识,使巴人及其后裔形成了一种仁义无私而又勇猛无畏的民族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