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在推动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同时 ,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冲击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 ,探讨了我国利用和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我国防范风险和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对危机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危机不但使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而且也掀起了探索、研究金融危机的热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这两个角度,探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并分析了国际资本的充分流动,可能给加入WTO后的我国带来的风险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银行不良债权是中日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中日不良债权现状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视角对两国不良债权的成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消除形成金融不良资产的制度性根源,最后提出了化解我国不良债权的几点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外汇储备规模、汇率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与本币汇率水平和汇率的波动率负相关,外汇储备规模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取决于外汇储备的相对规模,当外汇储备规模低于最优规模时,外汇储备规模增加降低了该国货币国际化程度;当外汇储备规模超过最优规模时,外汇储备规模增加能够提高该国货币化程度。日元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假说,且日本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降低了日元国际化程度,本文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对日元国际化的抑制是由于日本外汇储备"不足"而非外汇储备规模"过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当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在整理和评述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指出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不足之处.其次,提出应从银行金融服务、非银行金融服务以及非金融服务三方面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三位一体的综合开发,并对相应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基本路径下,亚洲必然成为人民币区域化的首选地区,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同时人民币区域化在非洲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拥有广阔的前景.基于货币使用的引力模型,采用亚非国家相关数据对人民币区域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债务负担、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总额、地理距离等变量是影响人民币区域化的主要因素;引力模型效应对人民币在亚洲的周边化和区域化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人民币在非洲的流通来说,各国债务负担则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引力模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产价格和汇率会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也会对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变动作出响应.在考虑包含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央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出最优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可进一步构建出我国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或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结论表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首先应重点关注资产价格(股价),其次应注重国内物价(通胀)和汇率,以及货币供给的增速,最后才是产出缺口.我国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实行利率政策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机制;加强对资产价格的监控与管理,将资产价格的变化状况纳入到日常的管理体系中;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央行应对银行挤兑,卖出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维持固定汇率的理论模型,提出货币国际化、金融稳定和外汇储备需求规模变动的实证检验假设,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发现,与外汇储备的进口交易需求相比,当前金融稳定动机更能解释处于动态转变过程中的外汇储备规模需求;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出于金融稳定动机的储备规模需求越小;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储备规模在1993-2001年经历了从进口交易需求到金融稳定需求的转型;国际货币发行国储备规模则主要由金融稳定因素驱动。金融危机前后,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金融稳定驱动因素更加明显。因此,适度规模外汇储备有助于金融稳定,金融稳定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增长有助于顺利实施货币国际化进程。而货币高度国际化后,将会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需求。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席卷全球,影响巨大而深远,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性.在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金融动荡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和契机进行了讨论;最后从基础构建、战略选择、战术运用等方面对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寻求区域化、国际化的时机和路径选择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