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有胆有识”的皇帝继嘉庆登上帝位的是他的次子,大名旻宁,年号道光。此人在三十二岁那年(一八一三年),曾指挥宫廷禁卫军击败了攻占紫禁城的天理教首领林清,大得其父赏识,誉之为“有胆有识,忠孝兼备”,从此奠定了接班人地位。  相似文献   
2.
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史官问题的辩论,发生于九世纪初唐宪宗元和年间。韩、柳辩论的问题,表面看来是史官可不可作?可不可有作为?如可为,应怎么作?其实涉及史官的职责、史官的命运、史馆的建置以及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等等,可谓中世纪前期近千年以编纂当代史为重心的文化体制的一次总结和回顾。正因如此,就成了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中的一道难以回避的论题。  相似文献   
3.
燕生仁兄先生阁下:自别颜色,忽忽五年。每闻群公言及执事之学识,时用引领;而劳薪不息,南北代飞,以致囏于一晤虺惺纸?奖借过隆,且诏以古学之源流、群言之大矩,以诱而进之。紬绎再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不刊之论,可悬国门,非鄙人所能望其肩背也。窃谓二千年来,教养不明,中原板荡,有豪杰起,此正其时;过此无人,即长已矣。而自顾下劣,不克树立,随波逐流,将趋于甚,是以日夜想望,欲得通人志士以为依归。旅食四方,见闻稍众,竭其愚驽,窥侧一二。明知梼昧无当于道,从不举以告人。今承下问,或者欲教而进之耶?则执事者即昔之所谓通人志士矣。敢竭区区,以告[如]下。执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史的过去和现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凡是关心现代中国史学的人,谁都知道中国文化史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一门新学科。尽管“文化”一词至迟在西汉晚期已经习用,但如今常说的“文化”,却是随近代“西学”输入的一个舶来概念。关于它的涵意,八十多年来歧义时出,难以确定文化史的界域。然而,有一点却是众人所见略同,即文化是一个整体,一个烙上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印记的整体。因此,所谓文化史,便是综合考察这个整体的发展过程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一)五四运动的先驱者,把科学与民主并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决不是偶然的.固守传统的偏见,提倡崇拜偶象,迷信鬼神,盲从礼教,视科学如寇仇,诬技术为淫巧,排斥一切外国的新思想新事物,等等,是中国式封建蒙昧主义的主要表现.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武装.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在近代中国,先进的人们为了找到这两种武装,彻底改变受帝国主义欺侮和被封建势  相似文献   
6.
(一)一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外国的也好,中国的也好,全部过程无不贯串着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就这一点来说,五四运动旗帜上大书的民主口号,同辛亥革命时期人们高喊的建立共和口号,本质上没有两样.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四运动先驱者们,当然也不是为民主而主张民主.他们同样只是把民主作为一种手  相似文献   
7.
一、太上皇死了1799年2月,农历己未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帝乾隆在日出之际崩逝于乾清官! 虽说三年前这位大名弘历、年号乾隆的老皇帝,在庆祝自己登基六十年之日,便宣布退休,归政于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并改年号为嘉庆。但“联虽然归政,大政还是我办”。老皇帝所以宣布退休,井非真的“倦勤”,甘愿放弃独裁权力,而是企图欺骗神明。原来,六十年前老皇帝登基改元的时候曾当众发誓,他做皇帝的时间决不敢  相似文献   
8.
王韬,历来被中国近代思想史视为“早期改良派”人物,但他还是不是一个文化史人物,学术史人物呢?如果我们把研究机焦转到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领域,看他在“西经中译”,“中经西译”活动中的贡献,以及这方面活动给他思想带来的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本文从王韬的生平、著作的根据出发,结合对他的生活环境的考究,指出: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学术史上的地位,是他较早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同理想”,而这种理想策源于十九世纪欧美乐观精神的“世界主义”。  相似文献   
9.
(一) 由晚明到晚清,确切地说,由十六世纪末利玛窦等被准许进入中国内地算起,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大批派遣学生“出洋”留学以前,这三百年间的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往,主要媒介是来自欧洲的基督教传教士。假如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跃程度和实际影响,可以被当作一种尺度,用来衡量这三百年间中西文化的交往程度,那末人们便可发现,其间有一段时间呈现的是“空白”。这段“空白”,开端于康熙晚年一再重申各省严禁传播天主教的敕令,直到十九世纪初新  相似文献   
10.
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核心。在社会历史的研究过程中,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作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历史遗产作出批判的总结,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的历史主义者之间的根本分界线,也是当前学术思想领域中两条道路、两种思想尖锐斗争的矛盾焦点所在。至于怎样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去对历史遗产作出批判的总结,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工作者的认识上和实践上,问题也还不能说已经得到完满解决。怎样在历史研究的科学实践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近来在学术界展开的关于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问题的讨论的实质。在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