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利用消除趋势法得到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服务化的周期成分度量城市化、工业化和服务化的波动,并简要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服务化的波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波动可以划分为6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波动最为剧烈,服务化波动最为平缓,城市化波动介于二者之间;城市化波动滞后于服务化波动,服务化波动滞后于工业化波动;城市化波动主要源于自身波动的冲击,工业化波动和服务化波动冲击的影响较小;城市化波动分别对工业化波动和服务化波动的脉冲响应曲线均为明显的正弦波,但脉冲响应时滞及冲击力度明显不同;工业化波动对城市化波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服务化波动对城市化波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概念,从经济、教育和健康水平三个方面来综合测度我国东部的江、浙、沪、鲁、闽、粤6个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省市19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状况,并分别对六省市人类发展水平总体及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初步的国际比较,为客观评价六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博弈行为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英明 《城市》2008,(1):20-25
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博弈行为分析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城市政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彼此间进行了激烈竞争.其中不乏非合作博弈的竞争行为.甚至是恶性竞争行为。各地方政府的寻租、搭便车和诚信缺失等现象.已经危及长三角区域共同市场的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企业间合作创新是企业微观层面提高创新绩效、转型升级的手段之一,是国家宏观层面创新驱动战略可供参考的途径之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地域结构是城市群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城市群地域结构的主要特征有 :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网络组合特征。未来发展的趋势表现在 :动力机制、内涵、居住空间的影响、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交通外部性和非线性理论构建交通门槛模型,并基于198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Hansen门槛效应的内生分组方法检验新常态下交通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结果显示:新常态下交通对经济增长质量贡献略低于"旧常态",但仍表现出区间"递增"趋势;把新常态下TFP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发现中密度地区要素配置结构已不适应技术进步的需要,高密度地区技术效率相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较低;随着区间交通密度的增加,"政府干预经济"更有效率,但城市化和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贡献由正转负。为进一步提升新常态下交通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应定向适度加大"中密度地区"交通投资力度,助其跳出"低增长陷阱";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引领交通建设转型升级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构建"交通-产业-城镇"三位一体的协同新型综合交通体系;协调好城市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是资源型城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采用2005—2017年115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果、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程度、技术进步水平和就业结构优化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2)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受到自身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邻近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是溢出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3)产业协同集聚的直接效应变动趋势相对平缓,长期具有正向影响,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的影响相继变为正向。同时,产业协同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有效距离阈值。据此提出资源型城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雾霾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污染的内生增长模型,在内生增长的框架下分析公共服务供给影响环境污染的传导路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供给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检验影响差异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公共服务供给能够显著降低城市雾霾污染,可以将其作为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的手段之一;(2)中等以上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对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的雾霾治理效应不断增强;(3)基础类公共服务与民生类公共服务均对雾霾污染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前者对雾霾污染的改进作用大于后者;(4)公共服务供给的雾霾治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地区与时期差异性;(5)公共服务供给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收入规模效应影响城市雾霾污染。其中,公共服务供给一方面能够通过提升技术进步和收入水平对雾霾污染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工业比重加剧雾霾污染。研究拓展了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为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以及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回顾国内外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建立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06-2010年东部沿海十省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结果表明:(1)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较高,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不是最高。(2)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存在差异,且技术创新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3)在非DEA有效的省市中,产出不足远远大于投入冗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东部沿海十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呈现出技术变化、结构变化和需求变化同时进行的特征,本文从创新行为与结构变化、竞争形式以及需求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创新活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机理。鉴于将分析水平定位在行业和地区水平,能够将创新战略、竞争状况和需求模式结合在一起,本文从行业和地区两个层面研究创新活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需求增长显著地促进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增长,总创新强度增长显著地抑制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增长,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只对行业就业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兼有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与调整导向的工艺创新只对地区就业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促进行业和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