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以国际民族政策为中心,本文重点针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论的创新与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化。实施"以德治教",必须从师德建设、学生道德建设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本质内涵在义利关系上的凸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义利关系上的反映,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本质要求在义利关系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在义利关系上的标示。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中,人本德育的核心是如何在与外族的世界性交往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文化竞争力,使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在立足于本土化植根的基础上,通过保全自身传统德育内在规定性,促进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德育价值取向上的引领性。在民族教育中,德育理念人本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本质要求,德育内涵人格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德育方式人性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本德育的现实困境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德育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人本理念的传统缺位和人文理性的现代缺失,学校德育的现实运作模式在社会转型等历史变迁的链条中呈现出德育目的的功利性、德育过程的单向性、德育内容的实用性等非人本的倾向与困境。因此,学校德育要从根本上矫正遮蔽德育主体生活世界的育人目标,创设融入德育主体精神世界的育人平台,树立发挥德育主体品格力量的育人风范,把“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各种德育活动当中,这样才能最终走向人本德育。  相似文献   
6.
试论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由于自身具有诸多弊端而陷入重重困境.学校道德教育应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的本质内涵。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是党践行其宗旨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道义性实然,是党巩固其执政地位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功利性使然,是党提高其执政能力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道义性应然,是党履行其执政责任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功利性必然。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义利现,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个方面:“先富与共富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邓小平所创设的义利并重与义利辩证统一的义利学说,从宏观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义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演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层面上,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在政治层面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变色;在文化层面上,推销所谓的"普世价值"来消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此,一是要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二是要全面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三是要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统领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如何更好地培养民族人才,这是中华民族完成现代化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新课题.全国各民族院校和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在民族人才培养中应注意人才规格的特殊标准、德育的特殊规律和德育的特殊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