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述其写作的基本动力之一是自我治疗,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症候。它首先意味着文学边缘化时代作家的一种无奈的退缩,也是文学市场化时代一种看起来更高尚和更为艺术本位的写作伦理,当然它也是创作观念改变的结果。另外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心理精神危机的普遍与严重,因为作家们——这些时代最敏感的神经的确需要写作来进行自我治疗。  相似文献   
2.
从人学的角度梳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比一般的思潮描述更系统清晰 ,从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的角度来看 ,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如下阶段 :50— 70年代中期 ,对应政治性 (神性 )的人 ;70年代末— 80年代中期 ,对应的是真善美的人 ;先锋文学着意描铸非理性的、假丑恶的人 ;新写实文学中充斥着日常生活中的俗人 ;90年代至今的文学则对应了感性的、欲望的人。文学中的人学 ,其实就是美学的直接体现 ,有什么样的人学 ,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对应的美学。当代文学中审美标准的变化与对人的认识的变化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3.
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智库是健全我国智库体系、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民间智库培育和发展中存在着自身建设规模小、机构不健全,人员组成单一、流动性差,专业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低,经营运转身份不明确、注册难,缺少资金来源,政府抵触,信息支持不足等问题。相应地,培育和发展我国民间智库的对策措施,就是着力解决民间智库自身建设和外部运行两方面存在的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学中身体伦理的变化及其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对于当代文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关键词。从身体伦理的变迁角度可以大致为当代文学50年来的发展描绘一条清晰的线索:20世纪50~70年代,对欲望身体的极力回避;70年代末~80年代中,为身体的正当欲望正名;90年代至今的文学,是感性至上,身体崇拜。正是身体伦理的异趣显现了当代文学不同阶段文学风貌的迥异。而身体伦理大异其趣的背后,隐含的是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对人的塑造以及人的反塑造的本能。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宗教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宗教热”李俏梅在商品经济的大潮滚滚而至的时候,当代许多著名的作家却把自己的文学触角伸入了宗教这一神秘的精神领域。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1981·1《十月》)可以说是其先导,最先对宗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走得更为深远的有张承志(《金牧...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诗接受象征主义纯诗论,没有沿着审美—超验的路线展开,而是沿着审美—体验的路线展开,接受瓦雷里的相关主张,并且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进行选择演绎和变异转化。从引进译介到理论阐发,再到新诗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呼应,现实契机和东方因子逐渐使西方“纯诗”不断中国化,最终剥离和泛化象征主义原义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评论了当下的网络先锋诗写作 ,指出其表面繁荣的同时 ,存在着双重的贫瘠 :一是诗歌精神内涵上的 ,许多的诗歌流于粗俗并以粗俗为炫耀 ;二是表现技法上的 ,仅以叙述和口语化为时髦 ,而放弃诸多的表现手法。本文提醒众多的网络写手警惕“无难度写作”的陷阱  相似文献   
8.
程文超是当代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程文超学术的核心精神是他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建构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道德情怀,而是结结实实地化成了一个个研究命题,如批评、现代性和欲望命题。他对这些命题的丰富、发展和原创性建构来源于由使命感而生的特殊视角和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小妮的诗,表面看起来与禅关系不大,但无论是其对世界的体悟方式,还是基本的诗思方式、语言方式以及诗中透露出来的自我,都有着与禅的深层相通,但又与一般的禅言诗有着明显的距离。王小妮诗的这一特点,显示了当代诗人与禅文化发生关系的最一般与最深刻的方式,是传统文化隐形地渗入和滋养当代诗歌的精彩个案。  相似文献   
10.
从《平凡的世界》结尾看路遥精神世界的深层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尾是最能考验一个长篇小说作家思想和艺术功力的关键环节,极重视结尾的路遥却为《平凡的世界》写出了一个不合情理的结尾。这不是因为作家技巧的贫弱,它显示了路遥人生观、世界观中由来已久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深刻矛盾。正是这深刻矛盾导致了《平凡的世界》两个主人公两条人生道路的“双构性”结构以及它的矛盾重重的结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