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仍然基于地方资源而不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换所反映出来的需求进行决策,这已导致低效、封闭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并加剧寻租现象。本文主要分析基于资源决策思路的负面效果、原因、表现,以及向面向需求决策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无疑,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党的战略基础建设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 党的战略基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公有制;二是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凝聚与离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是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是亲情文化。这种亲情文化又源于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制度。建国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年来 ,形成中华文化凝聚力的条件有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平衡 ,文化层次的分化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背景都导致了文化上的某种离心力。必须从强调中华文化的整体性 ,填补文化空缺 ,主流文化应给予个体更多的人文关怀 ,注意分析社会上的文化现象等多方面着手克服这种不稳定因素 ,以保持社会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万物一体"说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心学历程分三个阶段,关节点分别是龙场悟道、平藩明道、天泉证道.这个过程与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形成演变是一致的.龙场悟道时,王阳明将"物"作"事"解,心物关系上强调心对物的单向的涵盖.平藩明道,走向心物意义世界的双向建构,致良知也是一个合心理为一的过程.天泉证道前后,心物统一双向建构基础上的致良知,升华为万物一体的圣人之心,完成了多种统一.王阳明万物一体说启示当代美学,应当将本体论存在意义上的追问与价值问题分开,并且反思"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的调查反映出当前机会公平状况的三大特点:对机会公平状况的主观评价偏低,对不公平的注意集中于权力引致机会方面,亲情关系是机会不公平渗入社会各层面的渠网。机会公平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在没有正常宣泄途径的情况下,不满会被某些政治图谋所利用;引起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向往,间接否定社会主义;产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心理预期;心理失衡导致行为方式改变。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调查显示:宗教发展速度加快并且不平衡;宗教社会形象可能成为一种对照物;有关的理沦宣传和思想教育存在偏差;宗教工作研究有待深化;宗教经济实力日渐增强。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两个原则的精神,应当注意:促进宗教管理法制化;鼓励宗教世俗化;探讨宗教理论和习俗时代化;谨慎试验宗教资金的资本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出版了多种可选作教材的美学原理书,如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美学原理》、十所民族院校编的《美学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学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教程》、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等,这些教材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使用中总觉得它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8.
亲情文化是理解、思考和展望中国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许多其它被当作中国文化基本特征的东西本身也只能以“亲情”来说明。作者1999年专项调查数据表明 ,今天的中国亲情文化的特征仍然鲜明。但当代亲情文化具有新的特点。本文进而分析了亲情文化在当代大量留存的原因 ,以及亲情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表面并不相关的环境与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环境向美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修正关于环境的观念。本文依次分析了关于环境、景观、自然的不同的看法,指出,对环境的充分把握可以深深地影响我们对美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认识是全体对客体的把握,概念则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概念形成后,客体(认识对象)以概念内涵的形式保留在概念之中。每个概念都有与它所对应的认识客体,或说都可以在认识主体之外找到概念内涵的参照物。它们可能是客观实体,可能是对象的某些客观属性,也可能是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意识同样也可以成为认识客体。这样,根据作为认识对象的概念参照物的性质,可以把概念分为不同类别。 第一类概念(简称概念①,下同)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对应的实体,或者实体的某些感性性状。这些参照物的特点是可以由感官把握,包括感官借助各类工具来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