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中国社会学及社会科学学术史上,研究本土化是一个不断提起的议题,在多个学术领域均有学者提出过"本土化"或"中国化"的论述。本研究认为,有关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主张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学科引入/应用论、理论验证/修正论、问题意识本土论、理论解释特殊论和文化/学术自主论。不同类型的主张基于不同的知识论、方法论预设,涉及到本土化论题的不同层面,对本土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范式层面的批判,不同时期社会学本土化的主张都源自对既有学术研究状况的某种不满。从深层次来看,本土化乃是涉及到社会科学哲学知识论层面多个维度的思辨议题,各种不同的立场始终处于复杂的辩证关系中。概括而言,这些批判涉及价值和方法两个维度,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当下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两种角度的批判分别导向了具有不同侧重的本土化主张。从这两种不同理论进路出发,社会学以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就有了不同的具体内涵和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3.
4.
19世纪末以来,“西学东渐”成为中国极为重要的文化现象,西方学术语言和思维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深。社科普及从这一层面讲,也是一个对西学消化吸收和传播的过程。然而异域文化要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达到“普及”,必然要面临许多问题,其中语言障碍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5.
民间组织在中国的发育和兴起与国际国内公共管理理念的变革有密切的联系。虽然在国际和国内“治道”变迁的逻辑及社会基础有所不同,但是管理文化的全球传播和不少国际国内类似的社会变迁过程,共同导致社会治理理念的广泛接受和非政府组织地位的崛起。同时,社会治理理念内在地包含了对民间组织作用的重视,从而使民间组织的崛起不仅表现为社会变迁的后果,也成为公共管理体制变革的主动选择。上海目前处于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时期,在社会治理方面如何积极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是一项需要密切关注的课题,这关系到上海率先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和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任务,并有望为全国贡献新的改革与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宗克  朱妍 《社会学》2010,(1):66-71
2009年12月1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和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两岸社会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多位学者,介绍台湾几个重要社会领域的研究情况和他们本人的研究成果,让上海同仁更多地了解台湾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加强两地社会学界的沟通。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也许我们在这个“术语时代”里,理论的压缩饼干吃得太多了,当第一次读到曹锦清先生著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书时,我顿时耳目一新,如饮清泉。这是一本以今天极为少见的文体写就的社会调查报告,纯白描式的写作,给人的感觉是像泥土一样朴实。 这是一掊黄河岸边的沙土,散发着作者的赤子情怀,凝聚着这个时代的真实。作者两次私下中原,走走停停,以一个学者的眼光做了这样一种记录。他朴实无华的陈述少有精美的术语包装,却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信史,告诉了我们二十世纪末中原农民的真实生存状态。六  相似文献   
8.
也许我们在这个“术语时代”里,理论的压缩饼干吃得太多了,当第一次读到曹锦清先生著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书时,我顿时耳目一新,如饮清泉。这是一本以今天极为少见的文体写就的社会调查报告,纯白描式的写作,给人的感觉是像泥土一样朴实。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与现代性:概念的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语源和思想史的角度对“现代化”与“现代性”进行了概念的清理,试图理解这里面关注的根本性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由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乐观主义—悲观主义构成的二维分类框架,对有关的种种理论提出了一个类型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在社会进步问题上社会理论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这个过程与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相一致的。具体讲,主要经历了以土地农户所有制为基础的乡(村)人民政府组织与家产互助合作组织并存,以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