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生滨 《兰州学刊》2004,(6):292-295
引  言梳理郭沫若的传记散文,同时又在随着自己现在的博士生导师朱文华先生听“《胡适文存》精读”,断断续续的郭沫若阅读没有多少心得。但在接触近年来有关两人的学术讨论的一些论著,两相结合,却也发现一些批评者总是有那么一种过热过火的、悖反潜隐的过于主观的论说,也不好一一去辩析。我们研究像胡适、郭沫若这样的历史人物,可以客观地批评,但不可诋毁。也不能随着时代潮流抬高一个人,压低一个人。最近,随着学术氛围的宽松和言论批评的相对自由,我们对以往历史不公正对待的人物都有了较为宽容和客观的评价。但也滋生出另一种不好的…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的小说文本<玉米>、<玉秀>、<玉秧>系列给我们展示了共同的女性命运造成的三个女子不同的悲剧遭遇.作品以呈现生活原态的叙事,不动声色地触及女性悲剧的生活本质和社会本质.作品穿越世俗生活和男权伦理的小说系列叙述,揭示了中国伦理文化的黑暗和人类文明发展背后的偏见.  相似文献   
3.
“京派”作家群及其人性观照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派"文学的历史研究和批评认识,已经有了许多成果和辩驳,但从一些常见的批评文字和文学史著述中发现,仍然有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和余地。首先是"京派"文人圈子和"京派"作家群的关系;其次是大多数"京派"作家,尤其是废名、沈从文、芦焚等作家体现了特别的乡土特色,但"京派"作家真正深层的价值认同是在艺术和生活审美中追求人性关怀的文学立场和人文情怀。在追求人性自由、生命美好这一整体的审美精神中,又各自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化追求和艺术特色。他们把对生活的审美情怀和生命的积极乐观,灌注在自己细密而蕴藉的作品文字里,赋予文学诸多优美和深沉的东西。而且这种共同形成的不自觉追求和人文情怀,可能融化在所有"京派"作家的生命价值和审美创造里。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作为诗人的浪漫个性之中,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情怀,在人生的张扬中表现为爱国热情和社会理想。这样的个性和追求不仅影响到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而且极其突出地表现为诗人大半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政治进取意识。探讨这种矛盾的个性表现,不仅要客观评价郭沫若一生的活动和成就,还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五四以后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历史演进中奋斗的艰难与可贵,进而反思目前文化思潮和文学批评的某种迷失。  相似文献   
5.
在《铸剑》这篇极具试验性色彩的短篇小说里,结合当时黑暗中国的时代现实,鲁迅先生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浑然天成地杂糅在了文本近乎哲思类的叙事话语中,在一个古老的复仇故事背后,为我们揭示了这样的深刻哲理:和具体的个人一样,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整个人类社会也同样具有"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层面。如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失控,将会带来既定社会秩序的失衡、错位乃至倾覆。只有当社会结构中的"自我"在象征着自律、规范和理性的"超我"的指导下对构成自身的"本我"进行有效的克服,整个社会机体才会重获稳定、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鲁迅小说和杂文创作为主的启蒙文艺思想,必然要回溯鲁迅在菁本留学时期的各种思想来源和文化活动.正如伊藤虎丸所言,鲁迅小说的思想原型及其构架,几乎可以在这一时期鲁迅发表的文章中找到原型.鲁迅留学日本,特别是“弃医从文”之后所写的长篇论文基本上都发表在《河南》杂志上.这些文章充分彰显了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科学文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的历史过程,已经显现出鲁迅深邃热烈的文化个性和思想个性.从这样的意义上,研究鲁迅在《河南》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认识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的具体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作为诗人的浪漫个性之中,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情怀,在人生的张扬中表现为爱国热情和社会理想。这样的个性和追求不仅影响到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而且极其突出地表现为诗人大半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政治进取意识。探讨这种矛盾的个性表现,不仅要客观评价郭沫若一生的活动和成就,还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五四以后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历史演进中奋斗的艰难与可贵,进而反思目前丈化思潮和文学批评的某种迷失。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鹿鸣书店在售情况和被称为传记文学的三种期刊栏目的分析,从具体的调查和资料出发,讨论当前传记作品的市场情况和写作形态,辨析传记作品的史学特性,提出实、真、奇、伟的当代传记写作的学理批评要求。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批评不像诗歌研究那样神圣,也不像小说评论那样普及,总是处于一种随意而低调的状态。批评的介入从感性的阅读经验来体认散文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的内在品质,也就体认到了散文最根本的东西。从具体作者和文本的批评出发,批评的细读主要从散文语言和抒情的真实自然,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还有生活情趣和人文精神相契合的思想境界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散文的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