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游规划对旅游市场及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直是各学派争议不休的话题,特别是我国旅游业因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影响,旅游规划与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暴露出来,旅游规划的低效率、滞后性与缺乏可操作性变得更加突出,人们也逐步认识到旅游资源利用中的产权界定、产权保护及规划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系及其发展状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明确概念来表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主要围绕基本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原则与基本前提、本质核心、基本制度、运行秩序和实现条件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20年了。今天,我们面对祖国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回顾20年来党和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走过的战斗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进一步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巨大历史作用,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所以是伟大转折,就是因为全会结束了1976年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毛泽东改造旧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时期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 ,提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 ,使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为了迎接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 ,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 ,为我国 2 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进程的加快,文化贸易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中国加入WTO以来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及结构三方面着力分析文化贸易的现状,探析文化贸易背后的原因,为文化贸易实现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赶超"意识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建设中 ,毛泽东有着强烈的“赶超”意识。新中国经济上贫穷落后的压力及其与西方国家巨大差距的危机感 ,是毛泽东“赶超”意识产生的客观基础 ;来自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和挑战 ,是毛泽东产生“赶超”意识的重要动因 ;全国人民极大的生产热情和急于求成的社会心态 ,是毛泽东“赶超”意识产生的社会因素。毛泽东“赶超”意识及其实施战略 ,实质是为了迅速增强国家实力 ,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与威胁。因此 ,从宏观指导思想上来看 ,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他对实现“赶超”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缺乏充分的认识 ,夸大主观能动性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试图用“跃进”的方式来搞现代化建设 ,必然造成失误  相似文献   
7.
始终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的利益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统一战线利益原则的重要历史经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立人民内部经济利益关系的新格局 ,坚持总体受益与总体承受力原则 ,尽早发现及时化解矛盾形成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是坚持新时期统一战线利益原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精髓。江泽民的创新思想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科学思想体系 ,主要包括创新的动因或重要性 ,创新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生存,于是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和爱国人民的建议,实现了国共合作抗战。因此,战时正面战场的军事武装,便成为抗击日军侵华的重要力量。八年抗战中,由于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的力量和态度,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加上军事斗争形势多变,致使数量庞大的军队调动频繁,战区设置及序列经常调整变化。为便于认识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总貌,本文根据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对战区沿革、成因、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报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体现了分众传播的思路和特点。运用传播学中的分众传播等相关理论,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的比较为例,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不同定位、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报刊在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的差异3个方面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分众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从"小众"传播到"大众"理解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