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对大学生整容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调查要了解的是大学生对整容的看法,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回收有效问卷223份,选取的被试是济南各高校的大学生,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尽量使男女之间、文理科之间、城市农村之间、各个年级之间人数平衡.本次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对整容知识的了解较少,接受程度不高,极少有进一步的行为,与媒体宣传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3.
框架效应研究30年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随着风险决策研究的深入,对框架效应这种决策偏差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在不断延伸。对框架效应的类型分析从单一化演变为多元化;对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从经济学理论扩展到认知理论;对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从单纯验证框架效应的普遍性发展为关注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对框架效应的内在机制的分析从认知机制扩展到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4.
模糊决策是决策学研究中一个极具特色的领域。对于模糊的定义,国外学者对模糊本质的认识可归纳为无视模糊、二阶概率表征、信息缺失和信息来源四种类别。针对经典范式的不足,现有研究主要从对表征模糊的概率形式进行扩展、模糊的语言表征和概率表征、增加对被试间设计、考察模糊决策中的个体差异以及增加损失——收益背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扩展。同时,除介绍五种传统的模糊决策观点外,文章还介绍了以Tversky的"相对无知"理论为代表的新理论。文章最后,结合现有模糊决策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应指向注重个体差异、研究手段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模糊决策是决策学研究中一个极具特色的领域.对于模糊的定义,国外学者对模糊本质的认识可归纳为无视模糊、二阶概率表征、信息缺失和信息来源四种类别.针对经典范式的不足,现有研究主要从对表征模糊的概率形式进行扩展、模糊的语言表征和概率表征、增加对被试间设计、考察模糊决策中的个体差异以及增加损失--收益背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扩展.同时,除介绍五种传统的模糊决策观点外,文章还介绍了以 Tversky 的"相对无知"理论为代表的新理论.文章最后,结合现有模糊决策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应指向注重个体差异、研究手段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产业结构与石油需求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中国石油需求变化的内在规律,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并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石油需求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短期波动角度看,中国石油需求具有较大的惯性;三大产业发展对中国石油需求量增长影响各不相同.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中国石油需求具有一定的反向调节能力.通过这些分析结论,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中国石油供需失衡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动机研究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学中的动机研究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之前主要以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为主导,强调本能、冲动、驱力、体内平衡等生物性的因素在决定人的动机和行为方面的直接作用。60年代以后,认知的观点逐步介入到动机研究中来,研究的课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归因理论等强调认知因素的动机理论,并使传统的基于行为主义观点的自我效能理论、习得无助理论在内容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人效应(The third—person effect TPE)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W.P.Davison)教授1983年提出,它是指个体倾向认为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强的影响效果。第三人效应的假设得到验证之后,其影响因素如信息类型、社会距离、个性特点等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旅游消费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要的一种文化消费方式。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已成为潜在的出游率较高的旅游客源市场。了解山西省大学生旅游消费倾向以及体育旅游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市场需求,对加快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丰富和促进山西旅游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偏好反转是风险决策中存在的一种奇怪而普遍的现象,表现为人们选择与定价的不一致。自偏好反转现象发现后,众多学者对偏好反转现象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此现象的普遍性,研究过程中实验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并从不同角度对偏好反转现象进行了解释,从前景理论的提出,到兼容性假设、表征理论等理论的发展,再到国内学者提出的齐当别模型;影响偏好反转的因素包括个体、材料任务与情景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