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屈大均原名邵龙,复屈姓后则叫屈邵龙(或作屈绍隆).他顺治七年庚寅(1650)弃诸生出家,十二年之后还俗归儒.多种文献资料均说他是还俗归儒后才更名大均的,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其实他还俗前四年已得名大均,此名是他从曹洞宗华首台系转投曹洞宗天界系后所新取的法名.屈氏在为僧期间自称“屈大均”,友人亦有从之者.所以如此,是因为佛门本有以俗姓加法名称呼僧人之先例,而此种称法在清初也很常见;另外屈氏本人亦喜欢屈姓,排斥释姓.屈氏还俗后叫大均,是以僧名为俗名.  相似文献   
2.
倡言"玄圣"孔子"为汉赤制",是谶纬宣扬尧后火德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春秋公羊家们曾有孔子"缘鲁以言王义"、"以<春秋>当新王"的理论,把没有过当"王"的实际经历的孔子说成为"素王";而谶纬家在公羊家说的基础上,对"素王"说做了怪异的发挥.他们声称:孔子是"黑帝后",因属德为水,故无法"代周家木德之苍",于是只好充当汉继周的媒介,以"玄圣"的身份"为汉赤制";<春秋>、<孝经>两部书,是"玄圣"用以制法的主要典籍,而<春秋>所记"西狩获麟"故事,则是"赤受命.苍失权"之符.为了使"获麟"与"赤汉"受命产生联系,谶纬家对"获麟"故事做了指向很明确的改编.孔子由"素王"变为"玄圣"的过程,便是由"受命王"变为"制法主"的过程.谶纬把孔子作为"闰统"置换了与其同德的秦,在为古史平添了一个虚拟的"春秋朝"的同时,也剔除了一个实际存在过的秦朝.  相似文献   
3.
4.
<正>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即白保罗从语言比较的角度,提出了侗台语民族和南太平洋诸民族(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之间文化关系的问题。1944年,在《台语、加岱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东南亚的一个新的联盟》一文中,她提出“台语和加岱语、印度尼西亚语有一种真正发生学的关系,而不是和汉语、藏缅语(汉—藏语)有这种联系,不过在汉语影响下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东亚经济体逐渐累积了与其经济规模极不相称的外汇储备.在没有区域协调与约束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体竞争性增持会造成区域福利损失.在测算超额外汇储备规模的基础上,东亚超额外汇储备的两种使用途径对区域整体的福利改进程度可采用变量分解法进行度量.建立外汇储备库改进了区域整体福利,但与完善的区域金融市场所能发挥的产出平滑和消费保险相比仍相去甚远.东亚经济体若将超额外汇储备用于区域金融市场发展,区域整体的福利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杨权 《统计研究》2013,30(6):30-36
 智力流失是国际移民对母国经济影响研究中最经常讨论的话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也面临着智力流失问题。移民移出直接带走了母国在其身上投入的财政性教育支出,这是移民对母国的直接经济影响。国际移民对母国的福利影响模型表明,移民移出引致产出下降,使得移民潜在的产出和税收贡献未能实现,这是移民引致的间接经济影响。对中国经验估计表明,中国智力流失引致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应采取适当的政策以充分发挥海外移民对母国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提高使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产品的极大丰富使意识形态自觉不自觉地越来越倾向于物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已经不仅仅是生产力,它对社会有了引导作用,甚至是领导作用。科学技术使人们沉浸于对物的享受中,丧失了对现实的不满,失去了反抗的精神,使传统的阶级斗争意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带来亍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某些史实的误解,近人邓之诚曾把清初岭南高僧成鹫视为有"通海"嫌疑的政治人物.此说已成定谳.却为臆测.邓先生所引为证据的<鬻剑诗>系成鹫之戏作,不能说明问题; <致亡友陶握山书>所谓"出家"即是落发为僧,而非"谋恢复再造"之隐语;成鹫曾波海琼州及客居澳门亦与"通海"无涉,因为其时已无"通海"之可能.成鹫因对现实局面极端失望而"逃禅",出家后一意割断与世俗的干系,不可能再介入现实政治.在宗派上成鹫属于以木陈道态为宗师的临济宗天童系,而道态是清初"新朝派"的代表人物.天童系的这一政治背景,也决定了成鹫不可能参与秘密反清运动.成鹫的<成陟堂集>没有"怨尤之思,悲愤之气",便是证明.当然,在内心深处,成鹫对清朝统治者是持排斥态度的,对明朝是怀有留恋之情的,在本质上是一位袈裟遗民.  相似文献   
10.
古而有之的五行观念导致了以相胜为特征的五德终始说的产生,战国时代的齐人驺衍,是此种理论的集大成者。自战国至西汉前期,五德终始说一直是论证王朝正僭的主要理论工具。驺衍利用此理论,构建了一个从土德黄帝开始至火德周朝结束的,尚未完成一轮五行循环的帝德谱。意欲证明本朝统治天下合乎天道的秦始皇接受了驺衍的理论,他以本朝为水德,从而使驺衍版帝德谱完成了一轮五行循环。西汉前期的统治者也接纳了五德终始说,但德制前后有别。由高祖提出的汉为水德说获得了硕学张苍的论证,汉高祖—张苍版帝德谱意味着秦朝不在正统中。在文帝时代就已酝酿的德制变革,至武帝太初改制才获得了实现。武帝版帝德谱以汉为土德,恢复了秦朝的正统地位。这个帝德谱成为五行相胜框架下的最终定本,直到西汉末年新五德终始说产生后,才为新形式的帝德谱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