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9年至今,中外学界关于钱锺书诗学方法论的研究走过了30多年。这段研究史大致可以“四个阶段”和“两大主潮”加以概括:“四个阶段”即研究的初始期(1979—1986)、发展期(1987—1999)、论争期(2000—2007)和沉潜期(2008至今);“两大主潮”指的则是“打通说”和“阐释循环说”两大宏观研究的趋势。对这一研究史的考察有助于整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可藉此发现当前“钱学”方法论研究的三大困境,即比重失调、概念危机和问题意识的欠缺。寻求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成为实现钱锺书诗学方法论研究新进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媒化为核心特征的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产传播的崭新篇章。人文互创是“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本质要义,以文载道、以网传道、以人弘道是人文互创的价值旨归。推动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要坚持宏微互促思路,有机整合“互联网+”和“文化+”的具体形态。提升“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人文互通效能,要以网络的主客联通对接文化融通和人心畅通,以文化的中外融通指引网络互通和人心畅通,以人心的内外畅通验证网络互通和文化融通。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的是非功过,古今纷论不一,其性格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文章运用宋代正史及文集、笔记等有关史料,结合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从人生态度、求知精神、处世行为等方面对王安石的性格进行了新的解读,指出王安石性格的核心是执著与超脱:执著于对知识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对其所主持的变法矢志不渝;超脱于功名物欲和个人恩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脱俗不凡。执著与超脱二者在王安石身上得到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江汉平原市镇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有两个主要的标志,一是小市镇的兴起与发展,笔者对此有另文探讨;第二个标志就是大型市镇的出现,鄂州南草市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它的发展可以说是本区市镇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试图主要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南草市的成长作一点探讨,复原其历史面貌,并从中得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从空间关系和功能结构来看,宋代的鄂州城与其南门外的南草市可称为府州级城镇与卫星城结合的大城镇,虽然元明以后南草市逐渐消失,融为鄂州的一个部分,但在宋代,南草市是在鄂州附近、作为其辅助市场存在的,鄂州的…  相似文献   
5.
艾田蒲( Rene Etiemble)的比较文化巨著《中国之欧洲》具有独特的方法论体系。在语言层面上,这部著作表现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的高度统一;逻辑层面上则以归谬法的使用为特色;论述策略上忠实体现了作者提出的“比较诗学”的特性---历史考证与审美思考的结合;结构层面上则倾向于“起-承-转-合”的完整运思。这一独特的方法论体系或许可以为比较诗学的研究提供一种启示:既然从意识层面入手解决各类“中心主义”、民族主义困难重重,从学理层面进行的辨析又常常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那么,以方法的运作清除偏见所赖以滋生的土壤,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一种真正清醒、公正而又不失美感的比较诗学。  相似文献   
6.
《入蜀记》所见南宋湖北人文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床乾道五年(11169年)末,陆游受命通判夔州(今四川奉节)。翌年夏,他携家人自故乡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开始了西行人蜀的旅程。在今湖北省境内行进、逗留了七十天。他留下的(人蜀记》为后人复原南宋时期的湖北,特别是湖北沿江地区的地理面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关《人蜀记)的自然地理学价值,已有学人著文介绍③,而对其人文地理学部分,虽常有研究者引述书中的有关资料,但却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试以《入蜀记》中有关湖北人文地理的记载为例,对该书的人文地理学价值略作介绍与分析。一、经济地理在《入蜀记》的第…  相似文献   
7.
翰林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封建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翰林制度的演变与中国封建社会中枢权力的转移密切相关,是中枢权力以专制君权为中心、由内及外不断转移的结果。  一、翰林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翰林”之名,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的所在。“古未有以此为官名者,其设为官署,则自唐始”①。唐翰林院设置的具体时间不详,宋人程大昌认为出现于高宗乾封(666—668)以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②,充任翰林者包括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江汉平原城镇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人类治水能力的提高,江汉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航运便利的地理条件得以发挥其优势。城镇不仅在沿河运交通线上大规模产生,而且出现于平原中腹地区,江汉平原的地理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艾田蒲(RenéEtiemble)的比较文化巨著《中国之欧洲》具有独特的方法论体系。在语言层面上,这部著作表现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的高度统一;逻辑层面上则以归谬法的使用为特色;论述策略上忠实体现了作者提出的"比较诗学"的特性——历史考证与审美思考的结合;结构层面上则倾向于"起—承—转—合"的完整运思。这一独特的方法论体系或许可以为比较诗学的研究提供一种启示:既然从意识层面入手解决各类"中心主义"、民族主义困难重重,从学理层面进行的辨析又常常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那么,以方法的运作清除偏见所赖以滋生的土壤,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一种真正清醒、公正而又不失美感的比较诗学。  相似文献   
10.
"疏离"是钱锺书诗学方法论体系中涉及研究主体的重要范畴之一,在钱氏诗学中具有独特的方法论意义."疏离"强调主体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在一个适当的心理距离上审视对象,认清研究中的各类影响,排除他人与自身的干扰,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做出实事求是的独立判断.它与钱锺书所说的"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一起,确保了诗学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