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之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管理作为一种运筹性要素贯穿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和创新、传播和转化、交流和交锋三个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失败的教训: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日益僵化与荒芜;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方式的粗暴与强制;执政后期舆论领导权和管理权的反弹性丧失;领导人的"真理垄断"以及信仰背叛。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启示是: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我国意识形态管理思维战略转型;夯实舆论阵地建设强大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表面上社会制度供给的繁荣以至于过剩的问题,实质上乃是社会制度需求有效满足不够的问题。党内法治建设中制度供给过剩的原因有:党内原有法规制度的失效和制度创新的时滞、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的执行力问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的路径依赖和既得利益者的有意引导。党内法治建设中规避制度供给过剩的举措有:坚持于法周延与于事简便的有机统一、坚持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创新与制度自信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治理"是指或归属或依附于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治理主体,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以及多样治理方式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内外资源,通力协作的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动态过程。当代美国意识形态治理的基本方略:保持国家核心价值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整合国家全方位各领域主体构筑治理合力;注重治理手段的隐蔽性、渗透性和法治性;运用资本和技术力量为治理工作保驾护航。对我国意识形态治理的启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模式;夯实舆论阵地、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顺应世界潮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的概念需从原义、真义和要义角度进行三维解读.作为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弥散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的客观的总体性力量,不仅在这些领域中逐渐形成了具体的意识形式,还与社会思潮、社会心理乃至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成为了理论化、社会化和日常化的意识形态.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焕发意识形态"非正式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树立"大意识形态工作观",完善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提升做好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治理”是指或归属或依附于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治理主体,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以及多样治理方式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内外资源,通力协作地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动态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类型历经了从革命型、建设型到治理型的历史嬗变。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的基本方略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思维战略转型;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完善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西方和中国传统语境中探源“治理”概念,并梳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政治报告以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治理”词汇的使用情况,对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概念大有裨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是党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避免西方话语霸权下治理理论的生搬硬套,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革观及其方法论,为实现总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