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总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从文学与政治的“一体化”,到文学与政治、甚至社会的“疏离”,再到文学与社会的“亲密”,其间自然携带着沉重而丰富的历史内容,同时也敞开着通向未来的诸多可能性。在反思文学与社会“疏离”的文学观时,“直接、急迫是否一定是最应选择的态度”?“强调”本身是否蕴含着“遗漏”,并再次导向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社会批评为什么不能代替文本分析,以及文本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何在?基础伦理学是否可以构成文学批评的惟一伦理学?在沟通文学的内部和外部方面,缺少的仅仅是某些“方法”,还是一种“围绕着自身特殊历史、特殊问题展开的处境感”,一种历史建构力?本期我们约请了几位学者,对上述及更多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前当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当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已被广泛认可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提法,人们对它的理解可能是很不相同的。从文学分期的角度说,就有各种相异的划分方法,甚且,对是否应该将20世纪的中国文学切割为现、当代,不少人一直持怀疑态度。从文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郭小川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这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集》不仅有郭小川公开发表的诗作,还包括诗人未曾发表的作品、书信、日记和“外编”部分。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全集”在国内尚属首次出版。由于大量的背景材料和诗人传记材料的披露,作为诗人、知识分子的郭小川的生活道路和精神历程的研究价值得以凸现,也为研究当代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思想、生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文本。本刊特选登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和陈徒手撰写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的思索》一文。  相似文献   
5.
年青的觉醒者的歌唱——《中国新诗发展史》之一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月革命的曙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烈火,使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迅速觉醒。他们怀着追求光明的理想和反抗黑暗现实的激情,积极投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潮流。这是觉醒了的年青的一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了新诗创作的行列。他们用新诗抒发反对封建思想的情怀。由于他们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风格,进行了广泛的开拓,自由的创造,新诗逐渐结束了诞生初期的寂寞状态,呈现出更加丰富和蓬勃的局面。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新诗表现生活的视野更加开扩,影响日益深远。一九二二年一月,文学研究会的几个成员,创  相似文献   
6.
但凡一个成熟的学科,都应当具备相对稳定的文献学基础。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日益深入,数字资源日益普及,国内外现代文学界在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方面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出现了很多新的动向。文献或史料之于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现代文学文献学概念体系,文献整理规范、文献深度发掘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内在关联等方面的重要议题,也还有深入商讨的价值。基于此,2016年4月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中国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共同召开“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就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诸多议题进行深入商讨。来自国内外四十余个学校、科研院所和学术期刊的六十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日前,不少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已经见诸多种重要的学术期刊,我们也特意组织了这次“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笔谈专栏,作者共六位,从“30后”到“80后”,依序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商金林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刘福春研究员、清华大学中文系解志熙教授、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易彬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王贺博士(未参加此次会议)。其中,洪子诚、刘福春两位学者的论文是以会议发言为基础、补充修订而成的,其他四位则都是专门另写的。相信随着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以及相关论文的发表,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论郭小川五十年代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粗略地加以划分的话,郭小川建国后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十年代(1954—1959),第二阶段是六十年代前期(1960—1965),“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5)是第三阶段。在最后阶段,由于郭小川在政治上和创作上受到严酷的迫害和钳制,也由于他思想上受到的束缚,作品数量不很多,质量上也没有达到他原来已有的艺术水平。不过,《团泊洼的秋天》(1975)《秋歌》(1975)等,无论在揭示诗人的赤诚胸襟上,还是在抒写值得重视的生活哲理上,仍是值得肯定的佳作。至于前两个阶段,情况要稍微复杂些。一般来说,评论界一贯高度肯定以《甘蔗林—青纱帐》等为代表的六十年代的创作成就,认为这是诗人创作的成熟期,而对五十年代的创作,则往往重视不够,或者多有贬抑。下面这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五十年代的1956至1959年,郭小川在生活中有过“误察”。创作上则有过“迷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参加的若干讨论“90年代诗歌”的座谈会上,我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这些会议的出席者有诗人,诗歌批评家,和一些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专业人员。然而,会上却总是不能形成共同的、有意义的话题。结果常常是每人发表一番  相似文献   
9.
洪子诚 《东方论坛》2010,(5):39-46,96
1960年代不知不觉培养了朴素、节制的文体意识。进入新时期以后,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逐步开始寻找在“文学”与“历史”之间建立的内在关联。文学的“外部”与“内部”不再是互相分离的因素,文学也不仅是作家作品,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义生产和传播的整个过程。当代文学史学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寻求更妥切、有效的学科概念与叙述方式,另一是对原有的概念和叙述方式的清理。前者着眼于寻找更合适概括以取代“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后者则是留住这一概念以真切认知它的历史。我觉得自己有一定条件做后面这项工作,也就是“设法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审察”,试图呈现这些核心范畴和叙述方式的内在逻辑,揭示它们如何建构自身,产生怎样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一些看起来像是文学史料的出版物其实展开的却是"另一类的历史叙事",因为它们确立了对文学的另一种历史叙事的规则.但"强调细节和资料性",并不必然地具有开放的特征,如<持灯的使者>和<沉沦的圣殿>两书就表现了为历史叙述设定规则的强烈倾向,从而体现了某种历史性"焦虑".其中涉及到的诗歌史写作问题还包括:一、"诗歌崇拜"和"反崇拜"的悖论问题;二、是确立一种"本质化"、排他性的诗歌经典遴选评价的标准,从而清理出某种有连贯线索的"伟大的传统",还是持一种较大包容性的论述方式,以便使一时难以做出判断的复杂现象得到多层面的显现?三、诗人的诗歌史论述的价值与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