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因声求义法是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破假借、求本字在疑难语词考释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许多从字面上无法获得意义解读的词语,如果能够破假借,求得本字,往往会使词语的解释更加可信。利用破假借的方法考释了"案如"、"般唆"、"策宝"、"阿污"、"执告"、"扶章"、"戒伏"、"拟虑"等出现于道经文献中的八个疑难语词的意义,以期为道经的研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草"之雌性义的来源及"草马"、"走草"的理据历来众说纷纭,但均未得其正解。本文在综合考察方言材料的基础上,利用词例求义这一训诂方法,认为"分娩"——"交配"——"发情"是一条词例,体现这一词例的有"草"类词和"窝"类词,这两类词有相同的组配关系,并由此得出结论:"草"之雌性义来源于雌性动物分娩时的场所铺有软草,分娩乃雌性动物独有的特征,故以"草"表雌性。  相似文献   
3.
因声求义法是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破假借、求本字在疑难语词考释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许多从字面上无法获得意义解读的词语,如果能够破假借,求得本字,往往会使词语的解释更加可信。利用破假借的方法考释了"案如"、"般唆"、"策宝"、"阿污"、"执告"、"扶章"、"戒伏"、"拟虑"等出现于道经文献中的八个疑难语词的意义,以期为道经的研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道教的典籍俗称道经,里面保存了大量汉魏六朝至元明清时期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汉语大词典》在编纂时对道经语料措意不多,其"订补版"《汉语大词典订补》对道经语料的利用程度仍没有大的改观。《汉语大词典订补》仍存在的释义不确、义项缺失、音项缺失、词条失收等问题,需要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全面修订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词例是几个词语共有的相同的词义组合关系和演变轨迹,词例求义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诂方法,特别是在词语考释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它有助于发现和求证未知词义;可以为"孤证立说"提供可信的依据;还可以补充或纠正辞书对一些词条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道经中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的道教文化蕴涵的语词,为此用文化求义的方法考释了其中的“乌民”、“饮丹”、“丹水”、“本行”、“原蒙”、“云刚”、“擢质”等文化语词的意义,并阐释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认为,在解读文化语词的意义时,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语言和文化互相参证,互相诠释,这样才能准确地考求词义  相似文献   
7.
“出恭”词义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出恭入敬”说。此说认为“出恭”源于明代国予监或科举考试的“出恭入敬”牌,事实上,“出恭”早见于元代,而元代科举考试并不曾设置“出恭入敬”牌,可见此说不能成立。本文认为“出恭”即“出肛”,其理据就是把肛门中的东西排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