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伊始,美共领导的左翼女性文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其影响也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产生于两次女权主义浪潮间的低谷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作用;其次,它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坚持在性别、族裔和阶级三重关系中探索妇女问题,为新浪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它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权主义作家,不仅传承了女权主义思想,也为新浪潮储备了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於梨华与洛夫的创作成就越来越受到大陆学者的重视,本期刊登的《论於梨华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和《"眺望原乡"解读》两篇文章,就是对於梨华与洛夫的文学创作研究的一个倡导。曾丽华的《论於梨华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关注了於梨华小说中的台湾留学潮和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作者用大量例证,揭示了离散所造成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反恐小说在叙述手法上呈现出后现代关学特征和后殖民色彩,具体说有三个突出的特征:以破碎的叙述抑制恐怖冲动,以颓废的方式对抗恐怖袭击;恐怖主义人物形象大都具有阿拉伯的身份特征,并且话语体系紊乱,是失语的被动存在物;巴勒斯坦人也正在积极从本民族文化中寻求资源,构建自己的主体性,抗衡西方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4.
5.
桑塔格(SusanSontag)是美国著名的先锋派批评家和作家.1966年,她发表论文集《反对释义》,率先提出后现代主义批评理论。在论文集中,她针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先锋派文学思潮,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与研究,并力图通过此次探索来顺应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客观需求,构建起真正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因此,该文集不仅奠定了桑塔格在后现代文学批评中的首领地位,而且也成为我们研究桑氏理论和创作实践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该文集几篇重要文章的分析,探寻桑氏理论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大致脉络,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细致、客观地剖析,以期把握美国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者在对西方文学的反思中,感到有必要深入到现代性话语的历史结构中,积极探寻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主体意识,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全球化时代需要的是既具有本民族文化记忆的深刻底蕴,又具有健全开放的心态和全球视野。故而,中国学者应该积极介入国际理论争鸣,发出中国人的声音,与外来文化展开平等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文化崇尚视觉效果,这一特征充分体现在当代媒体中。公众对恐怖暴力活动的体察与认识完全依赖于影像,思维能力严重衰退。然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影像已经走到与现实无关的地步,人们将如何走近现实呢?这不能不引起公众的深思。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学、文艺学与客家学的角度,探讨了赣南、闽西客家山歌的现代化进程问题。19世纪末客家诗人黄遵宪的“诗界革命”拉开了中国歌谣学运动的序幕,从此客家山歌也被纳入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之中。30年代土地革命时期,赣南、闽西等地的客家歌谣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成功地解决了苏维埃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外来文化、民间文化三者之间的贯通。但客家歌谣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内在叙述模式,使三元文化的交融合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动态格局,为我们的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背景中展开民间歌谣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例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新左翼运动在剧烈动荡中逐渐消沉,但桑塔格通过一系列的著述,表达对波兰问题、波黑冲突、反恐战争等美国试图掌控世界的敏感问题的独立见解,不懈地传载出当代美国左翼文学阵营的声音,体现了当代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公共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