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34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资源管理的对象、层次、内容和工作重点的论述 ,揭示了加强高等学校人才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提出了高校选拔、培养、吸引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最近几年我们是世界各个角落冷战结构崩溃的见证人。戈尔巴乔夫曾说过:“我们离开了冷战时代,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布什也宣称“对抗的时代结束了,合作的时代已经开始。”这种持续不断的全球性转变是史无前例的,它彻底改变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性质,对我来说,“缓和”一词已不适用于目前的变化,因为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性质决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性,文化传播的流程是选择的流程,而选择是编辑实践的重要特征。为大众传播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目标,因此编辑主体履行社会职责,选择、加工最好的精神产品,求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本质要求,编辑选择的价值,是其社会导向。新闻编辑导向不是自然过程,而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结果。社会公众被编辑导向的社会舆论所控制的态势越巩固,维持时间越长,就越能形成稳定、正常、良好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世界     
我几次访问日本、中国、及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一直在学习这些国家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现在还在学习中。 可以看到有些西欧的政府和政治家在教训中国人、日本人和亚洲人,似乎亚洲各国人民没有悠久的传统文明和价值,缺乏深邃的历史和文化的造诣似的。 西欧人与那些连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6.
作者系美籍华裔学者,曾任蒙大那州教育学院院长。本文是他于1984年12月访沪时的学术报告,原题为《文化形式对人类群体和识别方式的影响》。由于移民的缘故,美国被称为"民族的熔炉"。惠特曼(Walt Witeoa。)说得好  相似文献   
7.
8.
池塘养鱼由于大多采取混放密养,鱼类不仅数量多,品种也较多,其食性和生活习性复杂,所以,水质要适合多种鱼类生长的需要。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天气,水质容易发生变化,除了施肥要根据水色,天气变化,适量适时施入外,还应采取如下四项措施管理好水质。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城市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性 ,并提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的发展必然与时俱进。当教师拥抱技术的同时,技术又将对教师产生哪些深刻的影响,是否会因机器替代人类教师而令这项神圣的职业走向消亡?时下,受“奇点”论的影响,该问题出现逻辑相同但结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悲观派”认为,人工智能的能力将全面超越人类,教师亦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乐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不外乎是一种技术,不会对教师职业产生实质影响。本文指出二者相关讨论的背后存有两大根本局限:其一,对人工智能和“奇点”的认识不够深刻;其二,分析逻辑存在严重漏洞,讨论的前提、支撑理论和证据选择皆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奇点”引申出的四类重要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层反思,并依据通用人工智能理论针对“悲观派”与“乐观派”关于教师及其未来予以回应。我们认为:“悲观派”和“乐观派”都是片面和偏激的。在未来,人类教师将面对机器教师的职业挑战,人类教师与机器教师将共同构成教师的两大主体,绝不是机器教师只以辅助教学的角色存在。教育作为一种“元职业”非但不会萎缩和消亡,反而会更加兴盛和蓬勃。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将从知识传承转向经验生长的引导,专用人工智能将教师从繁冗的事务性教学工作中抽离出来,通用人工智能则需要教师专注于学生个体化的经验建构从而回归教育本源。不同于机械或算法,经验空间的建构无法剥离环境而自动完成,因此,不论主体是人类还是类人机器,教师都永远不会缺席或“被”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