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每当好朋友去世的时刻,今生不能再见,回忆往日相处的欢乐,人总是悲痛的。修斋兄去世,我深有此感。但是这不止于悲痛,回忆起来,感到恬静的成分很多,是我回忆故去的亲人时所没有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友谊主要是哲学思想的友谊,不是什么别的。我们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哲学家,但是我们喜爱哲学。而且以后还爱。我们俩都是这样,也意识到彼此都这样想,所  相似文献   
2.
译名商榷     
“前××”、“后××”这样的说话,近年来我国出版物里不止用于翻译文字,用来写作也累见不鲜,大抵青年作者用的多于老年作者,因此被认为来自外国的新鲜事物,甚为时髦。其来源本来出于按样照搬拉丁语构词法的prae-,即英语的pre-,法语的pre-,以及德语的vor-,俄语的Ao-。如英语pre-capitalist就译成“前资本主义的”,pre-socratic就译成“前苏格拉底的”,用拉丁语词头past构成的词,如post-aristotelean则译成“后亚里士多德的”,post-industrial则译成“后工业的”。同样还可以造另外一些词,如pre-  相似文献   
3.
怀念我爱智的挚友陈修斋兄王太庆每当好朋友去世的时刻,今生不能再见,回忆往日相处的欢乐,人总是悲痛的。修斋死去世,我深有此感。但是这不止于悲痛,回忆起来,感到恬静的成分很多,是我回忆故去的亲人时所没有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友谊主要是哲学思想的友谊,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