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人性的基本倾向与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提出要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为"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建立这种制度体系,还需要从理论上深刻反思关于腐败成因的"资产阶级思想腐蚀说",深入探讨人性及其与腐败的内在关系等问题.对人性的判断是建立反腐败制度体系的哲学基础.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决定着不同的治国思路和制度设计取向.历史经验和科学研究都证明:自私自利是人性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倾向,是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基础;掌握公共权力且缺乏有效的客观监督制约是腐败赖以发生的外在条件,所以就反腐败而言,法律制度比道德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构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萱  王威孚 《学术交流》2006,3(8):28-31
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现代伦理学的三大流派。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伦理学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它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整合与扬弃,形成超越两者,包容性更强、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善的伦理体系。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建立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的目的。代内公正、代际公正、男女公正与人地公正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构建依据;整体、最优及共赢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思维模式;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突破唯人类独尊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威孚  王智 《学术交流》2004,7(1):120-125
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分别有其自身的内涵,它们的提出与实施并不完全同步,但最终被作为一个总体战略付诸实施。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是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选择。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后来“由扬而抑”,渐被偏离,文化革命更被导入“文化大革命”的歧途。尽管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的思想曾经被误读,但因此所获得的历史经验却为1978年后的“自抑又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王威孚  朱磊 《江淮论坛》2006,(2):190-192
人们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但是,要给“文化”这个使用率颇高的概念下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却非易事。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文化热的几起几落,人们对“文化”的定义的分歧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了。据美国文化学家A·克罗伯和C·克拉克洪统计,由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其他学者对“文化”一词下的定义已达160多个。当然,本文不可能穷尽这160多个定义,仅试图综述一些有代表性并被绝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三校合并组建新的武汉理工大学的实际 ,论述了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讲话精神的伟大意义 ,分析了当前学校的工作重点 ,并提出了近期的工作部署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结合三校合并组建新的武汉理工大学的实际,论述了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讲话精神的伟大意义,分析当前学校的工作重点,并提出了近斯的工作部署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8.
“创新”是推动现代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保守”是抑制现代高校向前发展的锁链。而在当今时代,一所高校能否打破保守,不断创新,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和管理干部。本文重点讨论管理干部,特别是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坚持高校党的领导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核心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和谐校园又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党委领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党委领导与构建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加强党委领导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导向作用,开创高校党委领导下和谐校园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