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书信中,有时还出现“某×”之类的字样,情况不一,有的是忘其姓名,遂用“某君”代之;有的故隐其姓名,遂用“某公”代之。鲁迅在二九二一年七月十三日致周作人信(《鲁迅书信集》误署八月十三日)中说:“《时事新报》有某君(忘其名)一文,大骂自然主义而欣幸中国已有象征主义作品之发生。然而他之所谓象征作品者,曰冰心女士的《超人》、《月光》,叶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六日致许寿裳信中,谈到エパ等制造谣言时说:“此是此公长技,对于亦往往如此。”エパ,疑指夏曾佑,我已有另文考释。现在的问题是何意?略识几个日文字母的,就可读出,这是德国地名莱比锡的日语音译。但从上下文看,这里明明指的是人,而不是地。  相似文献   
3.
我和电脑能有什么恩怨?说起来可就话长了。我今年85岁,从开始玩电脑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当时也没进什么班,也没拜什么师,简直可  相似文献   
4.
论法律因果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法学上,因果关系指的是加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理论指的是确认是否存在这种联系的方法。近年来,在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推动下,因果关系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学说。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并未有任何一种学说得到广泛的承认,现在甚至还出现了一种不同部门的著名学者支持不同的因果关系理论的现象。①这种现状是否反映了我国法学界对因果关系理论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阶段?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现状必将造成因果关系理论得不到应有的应用,同时,将导致立法者和法官们在立法与司法实践活动中,自觉或…  相似文献   
5.
少年才俊周汝昌生于1918年4月,伴随他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乱世又家无藏书,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对得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二月十六日致钱玄同信(《鲁迅书信集》第19信)中,提到一位“悠悠我思”。周作人著的《知堂回想录》中已说明,“悠悠我思”即陈百年。陈百年,名大斋,百年是他的字。浙江海盐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时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撰稿者。我们知道,鲁迅是喜欢而且很善于给别人起外号的。但为什么称陈百年为“悠悠我思”.却还值得作些考证。按,“悠悠我思”句出《诗经》,凡四见。《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郑风·子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一九二一年四月十九日致周作人信中提到一位“爬翁”;同年七月四日致钱玄同信中,上款称“心翁”。“爬翁”即“心翁”,即钱玄同。钱玄同,原名夏,字中季,号德潜,后改名玄同。浙江吴兴人。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留学日本,一九○八年在东京曾和鲁迅等人同听章太炎讲文字学。回国后先后任浙江教育司科长,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五四”时期为《新青年》编辑部成员之一,和鲁迅有相当密切的交往。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十九日致周作人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学无甚事,新旧冲突事,已见于路透电,大有化为‘世界的’之意。闻电文系节述世与禽男函文,断语则云:可见大学有与时俱进之意,与从前之专办事者不同云云。似颇‘阿世’也。”这里面提到的“世”,即蔡元培;“禽男”,即林琴南。蔡元培,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清末曾发起组织光复会和中国教育会,是当时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辛亥革命后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一九一二年初任北京大学校长,进行改革,主张兼容并包,支持新文化运动,因而受到北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原则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尤显重要,对此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方针和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对公民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城乡有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王景山 《21世纪》2010,(12):24-26
当笔者走进位于京城东郊那栋老旧6层砖结构居民楼里的周汝昌先生家里时,瘦小的、已然双目失明的周汝昌,依然坐着那把能移动的小转椅,四周是堆得满满的各种书籍与碑帖。他紧紧抓住笔者的手说,自己刚刚与家人过了92岁生日,虽然耳目俱损,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日无虚度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