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学质量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各种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管理思想、群体意识、行为模式、制度规范、道德准则、教风学风和物质环境等的集合,依靠文化的力量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已是大势所趋。按照由内到外、由里及表的变化规律,将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结构分解为物质行为层、组织制度层和精神道德层三个层次,并对其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七大原则——人本化原则、全面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熏陶性原则和示范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从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已是必然趋势。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加强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在论述教学质量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六条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教学运行机制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探讨高校教学运行机制的概念、构成及其结构,对我国在不同时期的高校教学运行机制,以及TQM的基本理论在高校应用的研究,试构建通过ISO质量认证、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的良性循环的高校教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通过对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之必要性与国际国内背景的分析,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偏低和封建愚昧思想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时有发生的现状与成因的剖析,以及对科普自身存在问题的剖析,多视角论述了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安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四要素中的首要要素。文章在分析安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现状及差距的基础上 ,论述了加快安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预测了未来 10年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并就其合理性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运用系统工程思维方法将科普系统分解设计为科普组织体系、科普宣传体系、科普教育体系等子系统,并从办社会化大科普的高度概述了每一体系的建设内容与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安徽奋力崛起中我省高等教育的作为、难为与应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良好的互动作用,安徽奋力崛起需要我省高等教育为之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文章论述了安徽崛起中我省高等教育的作为与使命;从规模、结构、质量、创新能力、教育资源等角度,剖析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要化解“难为”,有所“作为”,其“应为”之策是以实施“五大工程”为抓手,增强我省高等教育服务于安徽崛起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自身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普及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文化的精神品质,探讨了创新文化的当代意义,提出了传播与普及创新文化的三条基本路径,从而揭示了只有更好地普及创新文化,才能更有效地在全社会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简要回顾、总结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在改革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及在加强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加强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指认可评估、质鼍认证和大学排名等。社会问责是问责制发展新的有效形式。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只是象征性的社会问责,公众很难发挥有效作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建立社会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