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跃生 《人口研究》2017,(4):97-112
1982年以来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乡已婚者在主要生命阶段的居住方式既有相同或相似表现,也有差异.2000年和2010年城市新婚者多组成独立生活单位,农村则为与父母同住比例最大.1982年和1990年,城乡初育妇女均以在核心家户生活为主导,至2000年城市20岁组初育妇女中的核心家户比例下降,25岁组依然以核心家户为主;2000年农村这两个年龄组初育妇女中的核心家户比例均较之前明显下降.在养育子女阶段,1982年和1990年不同年龄组多子女妇女中有较高比例的标准核心家户.城乡4个时期夫妇“空巢”峰值均在65岁组,有配偶老年夫妇独住峰值在75岁组及上下,老年夫妇健在时独住逐渐成为主要居住方式.城乡丧偶老年人的家户并未出现普遍“解体”,与已婚子女同住仍是主要做法,但“解体”趋向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模型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及其在不同地区起始时间的差异。对于引起生育行为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意的政策控制,还是体制变化,抑或是通常的现代化因素,学者们各有争论。在此,我们采用一种行为—体制化的方式将分析从3个不同农村地区收集来的民族志和问卷调查资料。这3个地区包括浙江省的萧山县,河北省磁县,和广东省英德县,它们生育率下降的模式各不相同。我们的分析显示,以上3组因素没有一组能独立解释这3个地方生育率下降的不同开始时间和不同速度。要解释3地生育水平下降的不同模式,我们需要考虑生育率下降早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如教育的普及,生育控制的意识形态,社会性别关系等)和政治经济体系(如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集体劳动体系等)在内的各种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维系、变动和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家庭代际关系及其维系、变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向,旨在对当代代际关系状态有更全面的认识.作者认为,就当代而言,家庭代际关系的传统维系力量已被削弱,新的维系手段表现出由多元到单元之变.代际关系变动中既有值得称道的进步,也存在诸多问题.社会组织应注意引导代际关系的发展方向: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提高老年人自身经济能力,降低亲代对子代的赡养依赖;继续推动子代义务、责任和权利南儿子单系承担和享有向儿女双系发展;加强道德力量在代际亲情关系维系中的作用;注意化解代际财产传承多元化所出现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朝刑科题本婚姻家庭类档案中获得的个案资料 ,对1 8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 ,在 1 8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 ,核心家庭所占比例超过 5 0 %,直系家庭约为 30 %,复合家庭不足 1 0 %。这说明小家庭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家庭形态。文章还对影响家庭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 ,家庭结构受到社会和自然两种因素的制约。社会性因素对家庭结构的横向扩展或收缩作用比较明显 ,自然性因素则表现为约束或促进家庭的纵向延伸。  相似文献   
6.
家庭结构的维系和变动受到三种行为的影响:一是分家、分爨行为,一是生育行为(生子数量),一是迁移流动行为.无论传统时代,还是当代社会,分家、分爨是家庭结构变动的核心推动力量.分家、分爨这一行为又受到家庭制度、经济、社会和人口四类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在社会的不同阶段对家庭的"分"、"合"作用有所不同.在中国则有三个重要不同时期:一是传统私有制时期,家长控制家庭经济,家庭成员以家庭就业为主,分家受到抑制;二是集体经济时期,土地成为集体财产,家长权力缩小,分家变得相对容易;三是集体经济解体后的当代,家庭成员的非农流动成为趋向,子代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大于亲代,分家成为子代所主导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我国古代和近代人口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和人口关系最密切的生活资料——粮食的供应也日趋紧张,粮价不断上涨。为此,清政府也采取了一些解决的办法。这里仅就几个有关的问题作一探讨。一、清代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形势概观清王朝以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直到乾隆末年,在这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国内政局稳定,为人口的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加之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措施,如“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这就使清朝的人口数量以持续不断的速度呈直线上升。康熙二十三年。官方统计该年人丁数为20340655(《清圣祖实录》卷118,)折合成大小男妇可达101732756(按1丁之下有五日计算)。乾隆二十七年,各省人口总共为200472461(《清高宗实录》卷677),中国人口首次突破二亿;乾隆五十五年,全国人口达  相似文献   
8.
深化中国历史人口研究的有益尝试──评《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王跃生中国历史人口问题一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历史人口数量记载多有误差,且遗漏甚多,加之研究手段更新较慢,致使这一研究存在不少缺憾。由美籍华人学者李中清教授和国内清史专家郭松...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文明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农业的兴起,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并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发展。这种情形在世界各主要文明国家都曾出现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人口发展除了受农业文明的影响外,更多地受到自身文  相似文献   
10.
<正> 工商人口是我国古代城镇居民的主要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构成上也有很大变化。同时,古代城镇工商人口在来源上又显示出与当代不同的特征。这里,拟对此作一探讨。一、中国古代城镇工商人口的构成变化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此所论述的工商人口是城市中身份自由的民间工商业者,而不包括那些于国都和其它地方的官府手工作场中劳作的工匠,那些完全依靠官府力量进行商业活动的官商也不是本文所论述的对象。相对自由的工商业人口只有在封建社会中才能产生。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比较倾向于把春秋战国作为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