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构成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王金林法西斯主义作为帝国主义全面危机期间的一种极端反动的社会政治思想,它无论在德、意,抑或是在日本,无不具有许多共性。对此,近年来我国学者已作过精深的研究,但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法西斯主义在不同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日关系在整个中日关系交流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政府间交往密切,民间交流也十分频繁.宋朝建立以后中日民间交流进入又一个高潮期.本文主要根据新的历史资料,对两国民间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以程朱理学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自13世纪初传入日本后,不仅影响了日本的思想界,而且也为日本近世出现的神道理论的儒学化奠定了社会基础。其中,儒学家林罗山所创立的神道理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比较深。林罗山在反佛、排佛和神佛混杂的同时,提出了“神道即是理”、“王道、神道理一”、“神道、人道一理”和“儒家之中兼有神道”的思想。运用程朱理学对传统神道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世界历史表明,伴随着近代国家的诞生,近代官僚制以及国家行政机构也随之应运而生。官僚制和国家机构,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权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保证。它的变革,常常影响或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经济荣衰的走向。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探索近代日本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治新政权的成立,是在打着尊皇的旗号和“王政复古”的口号中实现的。因此,新政权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除了不断加强和完善天皇制政权机构,完善上自中央下至地方的政治结构外,从精神上,也即从意识形态领域,重树天皇的形象,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何尽速树立天皇的...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对外开放政策是促进这种文化鼎盛的重要因素之一。唐王朝在积极的对外交往中,不断地吸取欧、亚各国文化的精粹,使之与传统的汉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但标志着汉文化的成熟和具有世界的先进性,而且还标志着以唐代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唐文化圈的形成。它促进了东亚各国文化的发展,成为新罗、日本等国封建文化的母源,对于促进地区性的和平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三次高潮——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王金林自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至今,已有25年了。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瞬间,但它却在中日关系史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人所共知,在中日两千余年的关系史中,两国之间有...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验与西方概念--从激进哲学协会华盛顿年会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当下的生存经验与西方概念之间有着怎样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对中国人的当下生存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否反过来要求改变西方概念的文化基因,从而开拓一条东西方共有同享的思想道路,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或隐或显地困挠着中国学界。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应位于厄巴纳-香槟的伊利诺伊大学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的邀请,十余位中国学者作为弗里曼基金研究员赴美访学,在OrchardDowns(果园)比邻而居,畅谈甚欢,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的“果园对话”。这里刊登的是对话的部分成果。王金林从哲学、社会学的视域再现了对话的部分场景。张箭飞具体介绍了文化理论在西方的死亡缘由,虽对国内的文化研究引而不发,警示却不言自明。吴征宇从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经典方法与科学方法的相互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三篇文章文体不同,论域不同,但在深层次上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形成一种有趣的互文效应,当对国内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金林 《东南学术》2003,(6):102-107
人被资本与技术肢解完毕 ,这乃是当下之最大困境。对唯物史观来说 ,苏东剧变可能恰恰预示着一种新的历史机缘 ,因为它对事物的理解是在历史存在的境界中展开的。资本批判的必要性在此之后反而更加突出。海德格尔致力于技术批判 ,这使他有理由要求终结形而上学论证性思维。技术批判构成了与资本批判相呼应的一种新维度 ,其共同关切在于 :人如何走出自己挖掘的“理性至上”的陷阱 ?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 ,马克思要求消灭“现状” ,海氏则宁愿保持一定的张力 ,停留于“之间”。资本批判与技术批判都达到了历史生存论的境域 ,因而在彰显历史存在的命脉之际 ,敲响了资本—技术主义的丧钟。  相似文献   
10.
奈良文化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标志着日本文化由幼稚走向成熟。奈良文化的形成,与唐文化的兴盛有密切的关系。奈良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唐文化的痕迹。人们把奈良文化称之为“唐风文化”。“唐风文化”四字,比较形象地揭示了奈良文化的特征。但是,许多人在谈到奈良文化的时候,常常把“唐风”视为“唐化”。从而造成了两种错误的看法,一是认为,奈良文化是唐文化的照搬照抄;二是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