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第一个把"气"的概念引入诗中,形成了他以"天地之美气"为形上本体、以"缭转"之"悲气"为诗歌之气的诗学本体论,蕴含着"生生之德"的生命精神.屈原提出了"作颂自救"、"赋诗自明(证)"的诗学命题,使他脱离了儒家"诗言志"的传统,走上了以诗歌创作确证自我生命价值的诗学新路.这一创作思想可以概括为:我创作,故我在.具有悲剧精神的屈原诗学是建立在其"知性"哲学理性基础上的,这与具有辩证精神的儒、道哲学异质而互补.探讨屈原诗学及其哲学理性,对于重建中国当代文论乃至发展民族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美政"虽是兼融先秦诸子多家思想而成,其核心内容则是圣君贤臣"两美相合"的圣贤政治论,它是中国古代士人普遍追求的政治文化模式.这一模式及其理论基点的学术渊源,均在"管子学派"中的"前期齐法家"思想中.学界在探寻屈原思想的学术渊源时,由于对"管子学派"的发展阶段不甚了然,因而产生了许多错位和附会.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圣王”政治 ,“为王者师”就是他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对士人身份的最好设计。他认为“道尊于势” ,君师人格平等。其实质是向王权争回士人做人的平等权力和人格独立。孟子“道”不行 ,开创了德性论的自然主义思想 ,追求以仁义化天下而“不知为之者”、“功成而不有”的人格自由与伟大。高扬士人人格的独立性与自由性 ,是他对中国古代人学思想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生命精神是个体与社会绝对统一的绝对集体主义,具有"无我"的"准宗教"性。这种"准宗教"性的生命精神具有走向悲剧的必然性,因为其将知性思维推上了"形而上学"的极端。"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样,也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把握世界及自身的思维方式,是人的"知性理性"的具体展开,是人性被激发起来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屈原因其知性思维方式而促成的生命悲剧不是浅层次上的生死观问题,而是在人性层面上显示出来的深度悲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宋词中豪放词与婉约词的探究 ,认为其分别代表了中国诗学史上的儒家功利主义和道家非功利主义两种诗学传统 ;蕴含着“气”和“韵的和谐美的两种诗美形态。豪放词与婉约词在言志与抒情、“气”与“韵”、阳刚与阴柔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对立而又互补的关系 ,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发展到宋代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屈原的"中正"是对其"美政"理想的价值概括.它意味着思想认识的合规律性,行为方式的合道义性,合规律并合目的的美.它是屈原用以判断事物的最高价值尺度,是屈原人格精神的最高概括.  相似文献   
7.
《离骚》“内美”与屈原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耕滋 《云梦学刊》2005,26(1):37-40
“内美”是窥见屈原美学思想的重要窗口。《离骚》“内美”在内容上是蕴含楚国民族精神之“义”的内化,当其外化为行为方式后即表现为“中正”人格。“中正”是真、善合一的形式美概念,但其本质是美真统一,从而与儒、道美学形成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8.
田耕滋 《江汉论坛》2006,(6):114-117
“中正”是屈原建构其政治思想体系的指导思想。名为“中正”,意味着其政治思想合乎政治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屈原追求唯一合理性的思想方法。这种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屈原把自己的生命与其所认定的道德价值绝对同一。这种道德与生命的绝对同一就是屈原的人格精神在根本上异于儒家而“过于中庸”之处,也是他在道德责任被剥夺后走向自杀的最根本的内在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美政"虽是兼融先秦诸子多家思想而成,其核心内容则是圣君贤臣"两美相合"的圣贤政治论,它是中国古代士人普遍追求的政治文化模式。这一模式及其理论基点的学术渊源,均在"管子学派"中的"前期齐法家"思想中。学界在探寻屈原思想的学术渊源时,由于对"管子学派"的发展阶段不甚了然,因而产生了许多错位和附会。  相似文献   
10.
论老子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道为核心的老子哲学是生存哲学。老子苦苦追求人类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生存途径,并力图以“自然无为”论予以解决,足以表明他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但是老子以否定人的主体性迎合所谓客观“自然”的生存规律,本质上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是一种非人化的主张。这也正是老子哲学的悲剧所在。产生老子哲学目的与手段的背离现象的思想根源在于他对产生人性的社会原因不甚理解,但是老子相当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目的性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直至今日,仍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