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综合类   2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近现代回族报刊中并没有专门的经济类报刊,因而普通报刊的经济功能被开发出来,对广大回族企业和相关经济活动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诸如《边铎》《天山》《晨熹》等一系列回族报刊的出现,其中所描述的经济行为,所解析的经济政策等相关内容不仅提供了重要的回族经济史依据,而且还在客观上也大大缓解了当时回族聚居区的经济压力,刺激了当时回族产业的新模式的生成,并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区的繁荣,从而协调了部分政治性矛盾,进而推动了一些文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住房权是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房屋拆迁征收的法律依据、拆迁机制、权利保障和拆迁行为不完全适应并满足权利保障需要。完善拆迁法律规范,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不仅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亦关系政治稳定与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3.
陈子昂生于初唐,殁于初唐,那是一个盛唐气象尚在蛰伏、盛唐诗歌审美要素尚在酝酿的时期,斯人身上过早地肩负了盛唐诗歌的审美追求,成为时代的先觉者,尽管在当时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价值,并被广泛接受.这种接受不仅限于文学,还因文及人,强化对其人格力量的尊崇.唐人对陈子昂的接受,包括对陈子昂创作成就的认可、才识人品的敬仰以及模仿其创作三个方面,唐人对陈子昂的接受主要出于社会心理需求和文学发展自身规律等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过渡时期我国党政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渡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党政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党政相对分离到以党代政的转变,并由此奠定了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构架  相似文献   
5.
民族国家和政治国家都是现代主权国家,但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在建国顺序与建国内容方面有显著差异.在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过程中,孙中山力持通过政治革命实现政治国家的目标与民族国家的统一.由于政治国家价值理念与社会现实方面的差异,政治国家理想与民族国家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孙中山建立政治国家实践迭遇挫折而不能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由通过政治国家统一转向了通过民族国家统一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方面重视上层而轻视下层,在组织方面重视中央而轻视地方,导致上层组织庞大,叠床架屋;县以下组织脆弱,人才短缺。与此相连的官制和官俸则直接诱发国民党权力上移和人才上拱,使其疏离于广大乡村,游离于基层社会,离心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对于《蔡文姬》的主题,从它问世以后,人们就存在着不同看法。但比较深入的探讨文字,以前似不多见。在以往的讨论中,人们较多的注意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剧本的一般文学特点,而忽视了戏剧文学的特殊之点。因此,不少同志在讨论中没有从戏剧本身的特点出发,在人物和矛盾冲突中把握各种联系,而是着眼于局部,各执一端,以偏概全。这就使得一些比较有见地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了片面性。  相似文献   
8.
以宋代诗话为代表的历代诗话,记录了不少梦中作诗、得诗的故事和轶闻,而且记述甚详.这类不同于"诗中言梦"的"梦中作诗"现象,由于常常被蒙上扑朔迷离的色彩,述者、闻者都颇感兴趣,所以成为古代诗歌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引起个别诗话家的关注.像宋人阮阅《诗话总龟》就以卷三五、卷三六专列"纪梦门",辑录了46则此类诗话.梳理历代的"梦中作"一类诗话,可以将之分为六种基本形式,即:论诗出于梦,论梦中诗谶,以梦渲染诗作、诗人的"超凡性","梦"与"事"相契,记梦、忆梦之诗,借梦事正误、翻案.考察其作用,可以归结为克服"自卑情结"、引起受众注意、制造审美距离、有利广泛传播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两者的关系处理得正确与错误,直接影响着文艺的兴落盛衰。问题的提出远非今日始,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探讨这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了。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然其中不乏精辟独到之见。这对以往的文艺发展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历史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中,重新把这个为文艺家、政治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上日程,对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科学地总结三十年来我国文艺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促进文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