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法国学者伊夫·瓦岱对现代性“断裂”的美学界定为理解鲁迅小说的艺术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断头”形象普遍存在于鲁迅小说中,它是鲁迅文本结构艺术性断裂的象征符号,并表现为三种形式:语言的、结构逻辑的和叙述主体的。同时,“断头”作为一种民族记忆形式,蕴涵着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悲剧性判断。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后,艺术文化已经疾速进入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在这一变迁的时代,文化潮流、艺术形态、人文观念、人本意识等都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对于影视艺术而言,其在数字时代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艺术内容对于艺术价值的意义等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能为电影带来什么?虚幻状态下的视觉盛宴对现实主体来说意味着什么?数字技术给影视媒介产品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会给我们的生活经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日渐走入感官娱乐浮面的电影还有多少长远持续的发展力?面对这些问题,本刊约请了几位专家学者分别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3.
作为动词的“大话”——论文学经典的自我亵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话"界定为一种亵渎性的叙述行为,"大话"的动词化,正是高雅文学尴尬生存环境的隐喻形式."大话经典"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文学经典内部存在的修辞张力;同时文学经典和大话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关系,而将二者的简单对立恰恰是对这一关系的遮蔽.  相似文献   
4.
令"现代性"头疼的汪曾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天强 《求是学刊》2006,33(3):104-106
汪曾祺写的那些东西是“小说”吗?这个问题比较怪异,肯定会有人反问道,汪曾祺的小说怎么会不是“小说”呢?的确,在今天汪曾祺的许多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步入到了“小说”的殿堂中,文学史也为它们留下了应有的位置。今天的汪曾祺,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赞誉之声。汪曾祺的作品当然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文心雕龙》有关问题的专论.在《文心雕龙》中,"气"字被频繁使用,就刘勰的创作论和鉴赏批评的主张来看,"气"在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形成了一种绵延不断、循环往复的"气脉"式的连贯关系,所以,以"生命力"来解释"气"字或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文心雕龙》的写作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经学文化背景,刘勰本人也有着比较明确而自觉的经学意图,这一点同样体现在"风骨"篇中."风骨"篇以"体要"为基本前提提出了"风清骨峻"的理想美学规范,使这一范畴具有了以"防文滥"为其现实指向的经学旨趣,这在当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是务实而深刻的.文章或从"情"和"采"的关系入手,重新阐释"情采"篇,可以看出"情采"篇所谈问题的核心是"情之采",而非"情与采",真情的自我表现是一种至上的"采"即"贲象穷白"之"采".其真情是一种圣情,是承载自然之道的儒家真情."物色"篇的主旨是"心物交融",刘勰在文中关于审美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分析,不是一般的"物感",是在强调"物感"的同时,还强调了心对物的驾驭和统摄,把"随物宛转"和"与心徘徊"视为不可偏废的同一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