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孔子的“仁者乐山”是山资源的开发,体现了对人类生活的呵护;古代山岳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无意识的和非功利的,是诸多文化名人的活动而引起山岳知名度的增重和升值。山东山岳文化不仅具备山、海、日的综合特征,还鲜明地反映着齐鲁文化的基本特征,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伦理道德精神,体现着儒家思想的种种价值观。泰山是全国,更是山东山岳文化独一无二的形象代表。  相似文献   
2.
太子制度起源甚早,据史载“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故自唐虞以上,经传无太子称号。夏殷之王,虽则传嗣,其文略矣。至西周始见文王世子之制。”又“穆公问于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答曰:‘有之,在周公之典’。”由此可见,至迟在周代,太子制度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历史上太子的称号各目繁多,常见的有东宫、世子、储君、储贰、皇储、君嗣、国嗣、殿下等,名异实同,都是指作为皇帝继承人的太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析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传统,我们会发现它仍存在于中国人的心理深层:对角色服饰的认同,中国的母亲从不和女儿争俏比美;追求雷同型的和谐美而避免超越型的反差美,对奇装异服有一种天然的抵制;外在服饰展示内在品格,上层位的人对服饰既不邋遢不羁,也不标新立异;服饰的政治、伦理特征,“结缨”正冠表现了至死不乱方寸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恋爱、结婚、情欲、生子是一致的,而不是分离的;重婚礼,轻法律;主动求婚者低下,被追求才高尚,印记着“男不亲求,女不亲许”,相敬如宾是对性爱价值的否定;白头偕老是双方人身的终生占有;“男儿只怕找错行,女儿只怕嫁错郎”,妻子对丈夫的惰性依赖。  相似文献   
5.
魏晋以来,以洛阳、建邺(今南京)为中心凝聚成南北两个风俗区。南方从“地广人稀”到“地小人众”,其风俗文化也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选择。隋唐时期,饮茶、“试儿”、生日、拔河、踏青、族谱等诸多的民俗事象纷纷由南方传到北方,这种“文化北返”的现象说明,南方在风俗文化上已居新潮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正统观念的主导面已由春秋战国的“拥正统”发展为“争正统”。“拥正统”的观念使统一愿望迟迟不能出现,“争正统”则使统一愿望贯彻三国历史的始终。三国正统观念的内涵系统明确,正统之争表现为模式上的趋同和新思路的开拓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的华夷之辨与华夏正统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夷之辨和华夏正统之争,实际是华夷异质文化间的碰撞和融汇.以周族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崛起后,华夏种族优越论和华夏正统论也由此而产生.华夏诸侯对四夷的摈斥,秦楚吴越对华夏正统的进取,构成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由此也完成了华夏文化中心向秦汉汉族文化中心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维持社会风教的重大动力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旌"、"表"二字字义的发展为"旌表"一词的构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于先秦时期的史籍中即能觅得此词的最早影踪;先秦时期一些表彰的内容和方式,堪称后世旌表制度的典范;先秦是旌表制度的萌芽时期,此时的旌表带有原始性和弱势的一面,又具有开创性和典型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近代山东服饰变迁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永洲 《文史哲》2002,1(3):152-158
近代山东的服饰变迁,是政治变革、西俗东渐和文明开化的产物。以新潮服饰为先导的多元化服饰结构的形成;服饰上华夷大防的消失;服饰新潮的领导者由个体名人、妓女,转变为具有高层文化素养的学界群体,都反映了山东服饰近代化的进程。然而,服饰变迁又来自中国国情和传统服饰文化“根”的呼唤:实现民主共和的革命与“易服色”成为跨越时代的知音;剪发易服暗示着帝制与共和的抉择,曾被人讪笑的“大脚”适应了男人的审美要求;等级服饰框定的审美是一种雷同型的和谐美,而不是超越型的反差美。步履蹒跚的山东服饰印记着山东人重礼义名节、自尊自信、保守内敛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论刘晏的财政经济改革秦永洲唐代宗之世,杰出的理财家刘晏掌管国家财政20余年,在转运、盐铁、常平、租庸、赈灾等多种经济领域,把官与商、国家与市场的对立关系有效地统一起来,使管理税收与经营商业合二为一,作到国用充足而民不加赋,创造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