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儿童观将儿童看作是一个有待发展的、非理性的、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而非正常的"人",童年则被视为个体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过渡时期。对于儿童的这种发展性,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具有高度一致的认识。生物决定论者从基因、遗传等生物角度阐述儿童的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儿童发展阶段论则强调人格等内在心理因素之于儿童发展的意义,儿童社会研究者则突出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20世纪下半叶后,儿童研究者开始对这种发展性童年观进行反思,开始了一趟重新发现儿童的认识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儿童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多样性、脆弱性与能动性的争论日益突出,出现了关于儿童社会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知识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竞争。谁拥有最丰富最强大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牢居主动地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市在1994年率先提出了“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战略规划。吸引、培养一批在国际上和国内同行中知名度很高的杰出人才,是上海构筑人才资源高地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博士后是最有希望的杰出人才的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现有的关于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研究的主要范式进行了评述,揭示并详析了以强调流浪儿童的脆弱性为主要特征的“脆弱性视角”、以关注流浪儿童的能动性为基本特征的“能动性视角”和强调流浪儿童的越轨行为的“越轨性视角”。这三种视角强调的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的不同面向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以内涵广泛并内在地强调动态过程的“社会排斥”可成为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研究的一个更适切的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4.
一、考试特点1.本次考试要保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本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国家人事部与民政部共同组织的旨在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既为全国社会工作系  相似文献   
5.
思路之一:树立并践行流浪儿童为本的救助理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明确指出:"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在这里,儿童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本”与“目标”。他们不只是成人社会价值实现的工具,儿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东亚国家福利被视为具有明显的生产主义体制,强调福利政策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从对1992年以来中国青少年福利政策的文本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看,过去二十余年来,我国青少年福利政策出现了教育福利重心下移、健康保障服务普惠化、儿童福利对象扩大、福利供给主体多元化等趋向。这些新的发展趋势表明,中国青少年的福利政策虽有生产主义的色彩,却越来越多地强调了青少年作为公民的社会权利,相关福利政策的公民权属性呈增强趋势。从这个发展逻辑看,简单地将我国的福利体制看作是生产主义体制也许并不合适。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市与上海市民法律素质--对5000位市民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检视了上海法治建设过程对上海市民法律素质与上海法律环境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在上海社会的作用得到显著增强,二是市民的法律素质有很大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的需要,上海市民的法律素质仍有待在自上而下推进的法治建设与市民社会的型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青年人才流失问题。本研究对上海市Y区区属国有企业全部35岁及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图了解当前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基本构成、职业状况、公民素养与思想动态等主题。调查表明,国企青年职工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公民意识,不过,国企在吸引上海本地高学历的优秀青年人才方面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国企的薪酬水平和自我实现的机会相对有限使得国企青年人才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存在:尽管国企青年人才跳槽的意愿比较普遍,但是,他们大多仍然希望“跳槽”到包括国企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体制内单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以来,在长期的流浪儿童救助实践的基础上,我国政府逐渐发展出一套保护性的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其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将流浪儿童护送回家。这种保护性救助政策的实施,未能有效帮助大多数与自己父母的心理联结脆弱的流浪儿童,致使流浪儿童问题长期存在。为了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有必要在儿童为本和注重预防的理念的导引下,建立一套包括预防性策略和治疗性策略在内的流浪儿童救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的照顾与养育是城市家庭面临的重要事务。在强调相互影响的“双向模型”理论导引下,将中国城市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养育过程还原到跨代育儿的家庭系统之中,《多重照顾》由此给读者呈现了儿童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能动性,展示了他们与由父辈、祖辈共同构成的跨代育儿组合的互动过程,用丰富的经验数据揭示了跨代育儿组合内部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双向模型”、“跨代育儿组合”等理论性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独生子女养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