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于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外交的历史实践证明:极端的、强化了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多是负面的,而凸显国家利益,超越意识形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战略性调整的最为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国外交走向科学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对中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内涵、外延做出进一步拓展,充分显示了中国外交进一步超越意识形态的务实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瓦解,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的重要过渡时期。本文就过渡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围绕过渡时期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斗争以及美国的世界新秩序蓝图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东亚复杂的现实决定了东亚共同体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亦存在制约因素。欧洲一体化为东亚共同体建设在合理的选择目标和发展道路、坚持制度建设与创新、协调区域内外的关系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欧洲一体化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选择性的借鉴不无裨益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在参与建设东亚共同体的博弈过程中须在全面审慎权衡的基础上,在倡导东亚合作框架新思维、把握好东亚共同体建设进度、妥善处理中日关系、稳定周边安全形势、消除各国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恐惧等方面准备理性的应对,建立稳健、清晰和长远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为人类提供了认知世界的新思维.随着人类共同利益意识的提高,人类的视角一定程度上从国家政治转向非国家政治.国家利益最大化与人类共同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一定程度上存在逻辑矛盾和现实冲突,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成为关涉政治道德理性、责任伦理和"顾及"原则的价值选择.以对人类负责的精神、超越国家利益最大化、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应当是中国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进行了重大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战略调整。对时代主题认识的转变是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依据;国内工作重心的确立是对外战略调整的出发点;对国际战略力量划分的科学认识是对外政策调整的认识基础。超越意识形态的全方位外交,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务实的外交风格则是此次对外战略调整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战略思维需要强化的两个方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战略思维需要以进化意识和全球视角强化软实力的建构和全人类共同利益观。软实力能够演化为重要的资源力量对国际社会的外生变量发生重要作用,亦会对国家利益的内生变量产生影响。中国急需在政治体制建设、文化生态环境、外交哲学与战略、“事在人为”诸方面建构和强化软实力。全人类共同利益观的确立符合世界体系的发展规律。强化共同利益观将对中国建构人类共同发展的共荣性理念和调整自我、改变自己发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入90年代,国际局势的迅速变化和发展为世人瞩目,其中,对国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的美苏关系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本文从立陶宛事件中美国的艰难抉择,分析了国际政治转折时期美苏关系的新特点,并就当前影响美苏关系的几个不确定因素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甘肃地形犹如蜂身,黄河以西的狭长地带如蜂腰,被称为河西走廊。河西区域地当蒙古高原与西藏高原的交会处,南北有祁连山和合黎山相对,东南有乌稍岭和陇坂高原相隔,东西长达一千二百公里,南北宽度自五、六公里至二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是历代封建王朝向西发展的根据地,同时也是中西交往的必经通道,是马哥孛罗所说的“丝绸大道”的主要路段。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自两汉以来,封建统治者一直非常注意经营这一地区。移民实边,徙民屯垦,是封建统治者常用的两种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