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知识经济,未来的财务报告将在内容、报告方式、编制的及时性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在系统分析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对传统会计理论冲击的基础上,认为财务报告的发展有赖于会计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在贯彻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时,应该注意文艺学转化问题,应该根据文学理论的学科特点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接,应该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目前文学理论某些权威性的阐述中,被视为文艺发展论重要内容的不平衡说,存在着有悖马克思原意的误读,包括不平衡说本身的提出,也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双重价值标准混用问题.这意味,我们今天讨论一个并不时髦的话题仍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学终结"论的中国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宏 《学术研究》2004,(10):120-123
“文学终结”论在中国的形成 ,其蕴涵存在着价值论的迷失。电讯时代与文学终结论有着复杂关系。“文学终结”论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症候式阅读”的理想文本 ,细细解读 ,将有助于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生态进行更具深度的思想体察。  相似文献   
5.
罗宏 《江苏社会科学》2005,3(5):161-165
尽管文学本质的追问十分艰难,但是文学探讨不能回避对文学本质的追问。古今中外,人们对文学本质的探讨基本延续着价值论的考察方法,却由于忽略了人们价值诉求的动态性和多元性,一直未能建立公信的文学本质认知。因此,根据文学的时代变迁,动态地把握文学的本质,以及根据社会的公共意志,现实地确认文学的本质,是建立公信力的文学本质认知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 ,在西方文化研究思潮的影响下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向 ,已是一个越来越彰显的学术景象。透过这种景象 ,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及其从业者的文化处境与文化姿态。文化批评转向的背后 ,有着更加发人深省的社会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早期组织建设和发展史时,由于作为主要依据的中共中央历史档案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迁变后,在以后的整理中如未能深入,就难免出现许多错讹。作为今天的研究者,如果不是在深入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引用这些资料,或盲目作断,也极容易误入他途。本文兹将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早期组织建设和发展史上的几个具体问题,在研究中共中央历史档案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与问行和有志者相磋,从而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准确结论。  相似文献   
8.
绥蒙抗战的战略意义及其对蒙古民族解放运动的促进罗宏抗日战争胜利距今已过去了五十个春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绥蒙①抗战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直接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②而载入史册。绥蒙抗战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领导抗战...  相似文献   
9.
高级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经营业绩:理论、经验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高级管理层持股和企业业绩相联系是西方企业管理体现激励制约机制和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通行做法。西方对高级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揭示了这一关系呈现出从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线形关系到目前的管理层持股内生性的发展。然而,我国就该问题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二者是否相关这样的基础问题上。本文为此对我国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经验分析,认为管理层应适度持股以更好发挥持股的激励效应,但是强调应该尊重这种制度所具有的内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正好,我们学校争创国示期间,对于我们研发的校本教材《建筑工程材料与检测》正好也利用了项目任务来划分,把以往的章节式变成现在的项目式,里面的内容比较完整。现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很多学生活动的资料,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必须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而不是书上的死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