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言的符号性质决定对话话语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尤其如此。讲究电报式风格的海明威的《印第安人营地》的对话也具有模糊性质,而且这种对话的模糊性质决定了本文的多主题性。通过对本文对话(特别是本文开头部分和最后部分)的模糊艺术的仔细解读,发现其真正主题为:尼克第一次对恐惧的本体性体验,对人自身必死的一种瞠目结舌的认识和父子间的隔膜  相似文献   
2.
从嘉莉、娜娜的奋斗经历看现代妇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娜是法国著名作家爱弥尔·左拉(EmileZola1840—1902)的著名长篇小说(娜娜)(Nana)中的女主人公。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DreiserCarrie)的女主人公。这两位女性形象在奋斗历程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对这两位女性奋斗经历进行探讨,以期得到一些关于现代女性如何求得解放的启迪。一、奋斗开端:不甘于贫困娜娜这一形象最早出现于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作品中的另一部小说(小酒店)中,父亲是洋铁匠,母亲是洗衣妇,小时候“住在又阴暗又潮湿的贫民窟里,一到冬季就“炉里空,盘里空,生…  相似文献   
3.
解读《伊甸园》的"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通过对海明威的小说《伊甸园》[1] 的主人公大卫心理潜意识的分析 ,说明海明威潜意识中有着超出常人的极浓厚的阿妮玛和人格面具原型 ,而且这两种原型对他的创作和生活有着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重新解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和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 ,不难看出婚姻爱情主题才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众多主题中的基本主题 ,列夫·托尔斯泰的婚姻爱情观和这一婚姻爱情主题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新解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和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不难看出婚姻爱情主题才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众多主题中的基本主题,列夫@托尔斯泰的婚姻爱情观和这一婚姻爱情主题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十日谈》和“三言”,在情爱伦理观方面都表现出和封建传统情爱伦理显著乖离:肯定男女情爱的合理,歌颂爱情的力量,讽刺宗教禁欲的虚伪;在已婚男女中对妇女再嫁,婚后偷情的态度较为宽容,在婚姻考量中金钱开始冲击门第。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与当时社会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思潮中产生了人文主主义思潮和反程朱理学思潮有关。  相似文献   
7.
回归自然的意义--陶渊明和梭罗的自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陶渊明深受魏晋时期玄学的影响而梭罗继承美国超验主义的衣钵,但是他们在扬精神生活抑物质生活层面持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崇尚自然并回归自然是保全并防止人的异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一战时因受伤而成为短暂英雄的经历使他深切感觉到从英雄转化为普通人后的失落和痛苦。所以一生中他为了保持自己的硬汉形象 ,便在创作和生活中同时塑造硬汉 ,到后期荣誉已使他分不清作品中的硬汉和生活中的自己之间的区别。但是当过重的压力和他本人逐渐衰退的生命力二者之间的对比达到一定程度时 ,自杀也就成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