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引用心理语言学的实验阐明对同义反复语的理解既需要常规知识,又需要依靠语境。同义反复语的含意是可以推导的,其推导机制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来加以阐释。同义反复语的理解需要运用转喻推理。  相似文献   
2.
概念隐喻理论(CMT)和刻意性隐喻理论(DMT)围绕隐喻的新奇性问题在国际隐喻学界掀起了大论战。DMT认为,所有的新奇隐喻都是刻意性隐喻,基于相似性推理即可理解,无需概念隐喻;CMT则认为新奇隐喻离不开概念隐喻。通过对文学体裁中的刻意性隐喻进行分析,发现:1)即便是诗歌隐喻这种最典型的刻意性隐喻,其创新也离不开人们集体认知中表征的概念隐喻;2)刻意性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关系,而是一个连续统;3)两个当代隐喻理论是互补的关系,两者都体现了隐喻的交互主观性;4)交互主观性理论可以为新旧当代隐喻理论提供统一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外语教学中公认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写作创新能力更是写作研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利器,是指挥人类行为、思维和语言背后的无形之手。本文主要从隐喻认知创新入手,揭示写作过程中思维创新和语言创新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指称问题在语言哲学中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它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语词如何与对象相关。同语"N1is N2"的N2具有双重指称,它既可以指称其本身而获得字面意义,也可以指称以其自身作为原型成员的临时范畴,这就需要语言哲学的指称理论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但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描述指称论和历史因果指称论在解释双重指称现象方面力不从心。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则是从客观主义哲学到体验哲学的过渡,在体验哲学的框架内,结合认知主体的体验和认知因素,可找到诠释同语双重指称的实现及其意指关系调整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的有效路径。研究表明,人类凭借自己的身体与世界互动,形成了各种原型范畴知识网络,原型和临时范畴的构建就是双重指称现象存在的经验基础。同时,人类具有随身而来,且经后天强化的转喻能力,这可以视为双重指称的实现和第二级意义调整的具身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CiteSpaceⅤ信息可视化定量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2008—2018年的期刊中的“构式语法”论文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发现自2008年以来,国外构式语法研究受到国际学者们的日渐关注,研究成果丰富,作者、机构和国家间合作网络日益增强。国际期刊构式语法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构式与语法、英语与语言、用法与习得等多个方面。文章通过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当前构式语法的研究前沿突出体现在语法化、论元结构、行为识别、认知语法、构式约制等方面,具体涵盖十二个聚类,并对国外构式语法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认知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的主流范式,它提出概念隐喻并将其表示为"A is B"格式(幕后认知),但语言层面我们也会说"A is B"格式的隐喻(台前认知)。针对这种格式隐喻的认知语用机制,概念隐喻理论和刻意性隐喻理论之间出现分歧,前者认为语言层面的隐喻可以依靠概念层面隐喻的激活便可理解,而后者则认为语言层面的"A is B"型隐喻是一种刻意性隐喻,其理解需要认知主体在线构建相似性。基于语料库,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生活是一场旅行"为例,对作为台前和幕后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起源、识别、加工方式、语用效果等方面存在不同。分析结果有助于厘清概念隐喻理论和刻意性隐喻理论的分歧,也有望对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8.
范畴化研究一直是多学科关注的焦点,经历了从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理论到当代认知科学的原型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客观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经典范畴理论存在很多缺陷.原型理论虽然克服了传统理论的一些缺点,但自身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认为范畴是静态的且预先存在的,忽略了语境对范畴的影响.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动态构建观认为,范畴是一种在语境制约下的动态构建过程.这种动态的范畴观充分重视生理、物质和社会文化语境的作用,弥补了以往静态观点的很多不足,从而给概念范畴及范畴研究的一些根本问题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间接回指是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较新的研究课题之一.对其全面、系统的分类应该根据先行项、回指项以及先行项和回指项的关系三个标准来进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为间接回指的阐释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参照点转喻模式可以同时解释先行词为转喻的回指问题和间接回指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以转喻为基础,都需要运用转喻思维进行推理.  相似文献   
10.
“亏”最初是一个动词,后逐渐虚化为一个语气副词.从表示“(使)受损”的“亏1”到表示“幸亏”的“亏2”,是说话人的观察视角从受损事实转到受益条件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还出现了“多亏”“亏得”等用法类似的复合词.从“亏2”到表示讥讽的“亏3”是说话人从表述一个原因前提到引述一个正常期待前提的过程.“亏3”句用这一前提与实际结果不合正常期待进行对比,表达情况的不合常理,从而传达讥讽语气.这两个语义变化过程都伴随着意义的虚化和功能的泛化.对“亏”的语义考察也能为“亏”的词性界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